[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1970.8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宁尚国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水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医学界发表了氢气含量多的水能预防、去除癌症病因等疾病的论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有这样富含氢的饮料水装置是利用电解反应生成的( 如图1 所示)。水电离分解为OH-和H+,即OH 根和H 离子。电解H 离子被阳极吸过去而成为H2,少部分溶于水中,而OH 根留在水里,这样随着H2的散出,水的碱性就越来越大。其化学反应式:
在阴极:4H2O+4e →2H2↑+4OH-
在阳极:4OH-→2O2↑+2H2O+4e
其总反应式:2H2O →2H2↑+O2↑
直流电通过水(H2O) 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等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
然而,现有的富氢水生成装置造价很高,离子交换效率较低,电极部分容易产生沉淀,由于电解槽封闭,清洗方法繁琐。并且,现有氢水生成装置中电解槽一般由离子膜分为阴、阳两室,两室之间只有离子可以自由穿透,电解反应必须通过隔离膜的离子交换过程才能完成,电的利用效率下降,同时增加产品结构复杂性,不便于携带,且提高了生产成本。离子隔离膜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还容易形成矿物阻塞,影响电解效率,阴、阳电极容易形成矿物质( 例如CaCo3) 沉淀,必须经过倒极电解才能部分清除,不适用于普通百姓生活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不用封闭直接使用,清洗方便,电解效率高,无沉淀和积垢产生的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棒、电池、控制电路、启动按键、外壳、电池座,所述电解棒密封安装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电池、控制电路分别安装于所述电池座,所述电池座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启动按键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解棒、电池电连接,所述启动按键启动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解棒电解水制氢。该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使用部件不多,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不用封闭直接使用,清洗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解棒为专用钛合金电解棒。使用专用钛合金电解棒,电解效率高,无沉淀和积垢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池为充电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控制电路还设有USB充电接口,所述USB充电接口通过充电线连接充电器通过控制电路对充电锂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上盖、底盖,所述上盖密封安装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底盖密封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电解棒密封安装于所述底盖,所述启动按键密封安装于壳体上。电池、控制电路、启动按键、电池座全部安装在壳体内,且壳体与上盖、底盖、电解棒与底盖、启动按键与壳体都采用密封安装,可防水,使用、清洗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还包括电极防护罩,所述电极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电极防护罩用于所述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闲置时防护所述电解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解棒密封安装于外壳底部,电池、控制电路分别安装于电池座,电池座安装于外壳内,启动按键安装于外壳上,控制电路分别与电解棒、电池电连接,启动按键启动控制电路控制电解棒电解水制氢;该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使用部件不多,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不用封闭直接使用,清洗方便。电解棒为专用钛合金电解棒,电解效率高,无沉淀和积垢产生。电池、控制电路、电池座全部安装在壳体内,且壳体与上盖、底盖、电解棒与底盖、启动按键与壳体都采用密封安装,可防水,使用、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电解棒;
2—电池;
3—控制电路;
31—USB充电接口;
32—充电线;
33—控制开关;
4—启动按键;
5—外壳;
51—壳体;
52—上盖;
53—底盖;
54—第一密封圈;
55—第二密封圈;
56—内盖;
57—第三密封圈;
6—电池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上输送溜槽的排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涂覆机的料液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