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电气互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0795.0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欢;张天会;张雪萍;杨彦鑫;张毅杰;陈立畅;李裕;冷雪梅;阮解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北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电气 互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互锁领域,具体是指输电线路电气互锁电路。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中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输电线路至少有两条,以便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启动备用线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输电线路的切换一般采用倒闸操作进行。倒闸操作复杂,如果出现失误,极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现有的输电线路上的互锁结构一般为机械互锁结构,因为机械互锁结构的安全性高,但机械互锁的结构复杂,需要做好防护工作,有时会因为防腐、防锈的工作不到位发生机械互锁失灵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的电气互锁安全性,一旦电路中的元器件损坏,容易失灵。应用到输电线路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输电线路电气互锁电路,安装在机械互锁结构之前,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有效缓解倒闸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电气互锁电路,运行线路、热备用线路及冷备用线路路上均包括有稳压二极管、继电器、触点开关、开关电路,上述元器件依次串联。运行线路的触点开关的输出端与热备用线路的稳压二极管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热备用线路触点开关的输出端与冷备用线路的稳压二极管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冷备用线路触电开关的输出端与运行电路的稳压二极管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有电阻和IGBT串联组成,IGBT的保护电路并联在IGBT上;保护电路由二极管和电容串联组成,所述二极管上并联有电阻。
作为优选的,每条线路上的稳压二极管上均并联一个电阻。
每两条或三条线路上输出高电平时,线路上的继电器控制触点开关时线路导通,触点开关的输出端为高电平信号,通过非门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信号通过稳压二极管时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继电器断开开关,使线路不能同时导通,达到互锁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通过在线路上增加电气互锁电路,从而增加输电线路的可靠性,避免倒闸操作的失误,引起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输电线路电气互锁电路,运行线路上包括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1、继电器K1、触点开关S1及开关电路H1;热备用线路上包括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2、继电器K2、触点开关S2及开关电路H2;冷备用线路上包括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3、继电器K3、触点开关S3及开关电路H3。其中触点开关S1的输出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1,触点开关S2的输出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2,触点开关S3的输出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输入端之间连接一个非门电路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上分别并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3。
为了使开关电路更加可靠,运行线路上的开关电路H1由电阻R4串联IGBT组成,IGBT上并联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4串联电容C1组成,其中二极管D4上并联电阻R7。热备用线路上的开关电路H2由电阻R5串联IGBT组成,IGBT上并联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5串联电容C2组成,其中二极管D5上并联电阻R8。冷备用线路的开关电路H3由电阻R6串联IGBT组成,IGBT上并联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6串联电容C3组成,其中二极管D6上并联电阻R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0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