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型预留孔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5562.1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钱来源;曹阳;框加松;陈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预留 孔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设备基础时,尤其是一些大型设备基础的施工中,不但要求一次性成型成型设备基础,而且都需要预留各类孔洞,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木制模板进行倒拔模预留,但是,当预留孔洞深度越大,预留孔洞形状越复杂时,这种倒拔模预留孔洞的方法,会使得模板制作安装、拆除越变得非常困难。此外,在预留模型的定位阶段,经常出现定位不准确、安装不牢固的情况,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预留模型会受到成型的混凝浆的作用力而移位,直接造成预留孔洞偏位,影响后继的设备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制作用于成型预留孔洞的预留模型,并将预留模型固定在预设的成型位置;
步骤二、将混合浆料填充到成型位置,使得混合浆料包覆预留模型,并且预留模型的至少一部分不会被混合浆料包覆;
步骤三、待混合浆料凝固后,将预留模型解体,并从混合浆料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预留模型可以在预留孔洞成型后,将预留模型解体,从而使得预留模型很容易地从预留孔洞中取出,可以大幅简化预留模型的制作安装和预留模型的拆除时的程序,因此,不会受到由于预留孔洞的尺寸过大和(或)预留孔洞结构复杂(例如异形结构)的限制而使得预留孔洞的施工比较困难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留模型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由此,可以具有较为方便地将预留模型拆解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三中,借助外力将预留模型拆解,并采用有机溶剂将拆解后残留的预留模型溶解。由此,可以简化预留模型的拆解程序,使预留孔洞施工更加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留模型的外形轮廓大于预预留孔洞的尺寸以补偿所述预留模型受到所述混合浆料挤压收缩所产生的误差。由此,混合浆料包覆预留模型后,预留模型会受到混合浆料的自身的压强和混合浆料凝固时收缩带来的压力的影响,使得预留模型挤压变形。因此,预留模型的外形轮廓大于预留孔洞的尺寸,可以有效补偿这种挤压变形造成的误差,使得成型的预留孔洞尺寸更加精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预留孔洞的装置,包括:
预留模型,用于成型预留孔洞;
定位套件,用于固定留模型;和
支撑构件,用于支撑预留模型和固定套件。
定位套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杆组件、至少一个定位板组件和多个卡夹,定位板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杆组件上,多个卡夹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杆组件的一端。
固定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及套管组成,定位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杆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预留模型及第二固定板,并且通过套管与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二固定杆远离套管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
支撑构件为由多个横杆及多个竖杆组成的桁架结构,固定有预留模型的固定杆组件通过多个卡夹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中部的横杆上。由此,可以进一步避免预留孔洞成型时,预留模型受到混合浆料冲击而发生移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模型可以在预留孔洞成型后,将预留模型解体,从而使得预留模型很容易地从预留孔洞中取出,可以大幅简化预留模型的制作安装和预留模型的拆除时的程序,因此,不会受到由于预留孔洞的尺寸过大和(或)预留孔洞结构复杂的限制而使得预留孔洞的施工比较困难的影响。定位套件和支撑构件可以将预留模型准确固定在成型位置上,定位套件可以防止预留孔洞在成型过程中,预留模型受到混凝浆的作用力而上浮,支撑构件可以防止预留孔洞在成型过程中,预留模型受到混凝浆的冲击力而偏移。
同时,当预留模型尺寸过大和(或)需固定的预留模型过多时,可以采用定位套件的至少一个固定杆组件、至少一个定位板组件和多个卡夹与定位板组件的组合结构,将预留模型准确可靠地固定,由于固定杆组件、定位板组件和卡夹为可拆卸连接,因此,使得预留模型的装拆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5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