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00kV直流输线路直线塔避雷器加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3165.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洪四永;王学明;胡建民;杨磊;张媛;臧国华;任光荣;吴彤;曹植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H02G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0 kv 直流 线路 直线 避雷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在运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加装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0kV直流输线路直线塔避雷器加装结构。
背景技术
±500kV直流输电线路由于自身绝缘水平高,且线路故障再启动功能动作速度快,在设计时一般未考虑采用特殊的线路防雷措施。然而据近年来运行情况统计,±500kV直流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雷击故障率仍然占有较大比例,雷击引起的单、双极闭锁故障多次发生,防雷形式十分严峻。经验表明,对在运线路进行加装避雷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特别是在雷电活动频繁,雷击故障发生风险较高区域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是当前线路防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在运线路易遭雷击的直线塔上加装避雷器是最为简便、可行的方式,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上进行加装避雷器的结构型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00kV直流输线路直线塔避雷器加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是在±500kV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上进行加装避雷器的很简单、实用的方式,无需对在运线路铁塔进行大规模改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500kV直流输线路直线塔避雷器加装结构,包括直线塔塔身,直线塔塔身上固定有导线横担,导线横担上固定有避雷器支架,避雷器支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避雷器吊架,避雷器吊架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有避雷器本体,导线横担上连有导线,所述的避雷器本体处于导线的正上方,导线上设有与避雷器本体配合的避雷器高压侧电极,且避雷器高压侧电极位于避雷器本体的重心线与导线的交点处。
进一步地,避雷器支架通过板或紧固金具与导线横担连接。
进一步地,避雷器支架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为梯形结构,左右两个侧面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避雷器支架的下平面与导线横担的下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避雷器支架下平面的两根主材分别与导线横担下平面的端部起第三节间的两节点连接,避雷器支架上平面的两根主材与导线横担上平面的对应位置连接,使避雷器支架的左右两个侧面与上平面和下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避雷器支架的端部与导线和导线横担交点的直线距离大于等于2m。
进一步地,避雷器吊架采用工字钢,避雷器吊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避雷器支架的端部连接,避雷器吊架的横截面中心位于导线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连接板焊接在避雷器吊架底部,避雷器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避雷器吊架上部均匀设有若干排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栓孔有五排,每相邻的两排螺栓孔间距为0.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500kV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避雷器加装结构,是在±500kV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上进行加装避雷器的很简单、实用的方式,无需对在运线路铁塔进行大规模改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该结构对在运线路铁塔影响较小,只需根据验算情况对各个部件进行加固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及特定的结构形式,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改造加装即可实现;考虑到现场导线与避雷器支架垂直距离的不确定性,在避雷器吊架上端均匀设有若干排螺栓孔,可以通过连接不同的螺栓孔进行长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避雷器支架上平面的两根主材与导线横担上平面连接示意图;
图3为避雷器支架下平面的两根主材与导线横担下平面连接示意图;
图4为避雷器支架侧面三角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避雷器吊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避雷器支架;2、避雷器吊架;3、连接板;4、避雷器本体;5、导线;6、悬垂串;7、导线横担;8、直线塔塔身;9、避雷器高压侧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3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囱玻璃钢内筒TMD减震装置
- 下一篇:集束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