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刃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1132.2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生;吴洁石;卢海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宋立国 |
地址: | 214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刃 手术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用医疗工具,详细讲是一种能够以某一点为中心切出宽度精确的皮肤切口,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刃手术刀。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手术刀的结构是:设有长条形刀体 ,长条形刀体前部设刀头,刀头一侧设有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刀刃,刀头前端为刀尖。现有的刀刃多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弧形,也有具有一定角度的直线型刀刃,直线形刀刃的刀头呈直角三角形。微创手术时,都需要使用手术刀在患者的皮肤上以某一点为中心切开微创的手术器械置入孔,然后将手术器械从置入孔内伸入病灶部位进行手术。现有的手术刀在很难在皮肤上一次切割出以某点为中心、长度精确的手术器械置入孔,由于手术刀为一侧刃口,在皮肤切割时,通常需要施加横向切割力,这种手术刀切出的实际皮肤切口,其中心点很容易偏离计划中的中心点。手术器械从偏离计划中心点的切口瞄向病灶时,常出现置入位置偏移,影响治疗效果。且单侧刃的手术刀存在只能够目测切口的大小,误差较大,过大的切口就失去了微创手术的意义,过小的切口则使得微创器械放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以计划中的某点为中心切出长度精确的皮肤切口,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刃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刃手术刀,设有长条形刀体,刀体前端设有刀头,其特征在于刀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平直的、向内倾斜的刀刃,两条刀刃以刀体纵向中线对称,两条刀刃相交处为刀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两条刀刃中间的刀头上设有宽度标识线,宽度标识线一侧的刀头上设有宽度标识。宽度标识自刀尖处向下依次为2、3、4、6、8、10,分别显示双侧刀刃间的距离分别为2、3、4、6、8、10毫米。利于手术医师切出不同长度的皮肤切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体上设有长形连接孔,可以和不锈钢手术刀柄相连接,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在患者的皮肤上确定与病灶相对的切口中点,将本实用新型的刀尖对准设定的切口中点,垂直向内刺入即可。由于刀头两侧均设有刀刃,无需横向切割即可获得以设定点为中心的皮肤切口。刀头两侧的受力均匀,切口不易发生偏移。根据宽度标识可轻松掌握皮肤切口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切出的皮肤切口位置准确、长度精确,手术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双刃手术刀,设有长条形刀体4,刀体4前端设有刀头,刀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平直的、向内倾斜的刀刃1,两条刀刃1以刀体纵向中线对称,两条刀刃相交处为刀尖,刀尖位于刀体纵向中线上。两条刀刃中间的刀头上设有宽度标识线2,宽度标识线2一侧的刀头上设有宽度标识3。宽度标识3自刀尖处向下依次为2、3、4、6、8、10,分别显示标识线处双侧刀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3、4、6、8、10毫米。利于手术医师掌握刀口长度。刀体4上设有长形连接孔5,可以在连接到不锈钢的手术刀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在患者的皮肤上确定与病灶相对的切口中心点,将本实用新型的刀尖对准切口中心点、垂直的向内刺入即可。由于刀头两侧均设有刀刃,无需横向切割即可轻易刺入患者体内。刀头两侧的受力均匀,切口不易发生偏移。根据宽度标识可轻松掌握切口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切出的皮肤切口位置准确、长度精确,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