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263.5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关节 脱位 康复 弹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
背景技术
颞下颌关节脱位(俗称掉下巴)是常见病,其中双侧脱位最为常见,因双侧关节脱位患者语言不清,唾液外流,影响进食及语言功能。临床上,医生经复位治疗后立即用颅颌绷带固定下颌,而颅颌绷带通过头颅、下颌部位受力来限制下颌活动,在固定过程中,面部软组织受压迫,绷带的松紧程度患者不宜自行调整;且颅颌绷带固定时,常导致双耳受压,致使耳部疼痛不适或影响听力;此外,患者在进食、言语过程中,绷带常出现松动或脱落现象,无法自行固定,必须经过医生操作;再者,绷带固定时间长,易污染,属于一次性用品,无法自行清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其特点是包括围拢式结构的束额带,所述的束额带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短带,束额带上方纵向设置有第二短带,束额带下方设置有束颌带,束颌带两端对应设置有耳孔。
所述的束额带为弹性带,束额带的两端连接头内侧面设置有粘扣装置,束额带通过粘扣装置与第一短带和第二短带相连接;第二短带与第一短带固连或者纵向滑动连接。
所述束颌带为弹性带,束颌带通过粘扣装置与束额带或者第一短带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其束额带和束颌带的设置,通过头颅、下颌部位受力来限制下颌活动,提高了舒适度;耳孔的设置,避免了双耳受压,影响听力;粘扣的连接方式,患者可自行调节松紧程度,自行摘带、自行清洁;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取材方便、制作容易、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反复多次使用,舒适度、实用价值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短带与第二短带滑动连接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短带与第二短带固连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所示:1.束额带,2.第一短带,3.第二短带,4.束颌带,5.耳孔,6.粘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下颌关节脱位康复弹力套,其特点是包括围拢式结构的束额带,所述的束额带1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短带2,束额带1上方纵向设置有第二短带3,束额带1下方设置有束颌带4,束颌带4两端对应设置有耳孔5。
进一步,所述的束额带1为弹性带,束额带1的两端连接头内侧面设置有粘扣装置6,束额带1通过粘扣装置与第一短带2和第二短带3相连接;第二短带3与第一短带2固连或者纵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束颌带4为弹性带,束颌带4通过粘扣装置与束额带1或者第一短带2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防侧漏的吸收制品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体下肢区域的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