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228.3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波;胡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乾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06 | 分类号: | E05D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限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限位器。
背景技术
汽车门限位器的设计主要是限位器主臂和限位器凹槽的曲率设计,既要满足车门的开启角度与限位的要求,又要满足适合的开关力矩,既要方便乘客的上下车,又要方便乘客开关门,因此车门操作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限位器的设计。
目前,汽车领域中所使用的车门限位器包括与车身相连接的限位器主臂、套装在限位器主臂上与车门固连的限位器盒;在限位器盒内设有相对于限位器主臂中心线设置的两个滑块,由限位器弹簧顶置而使底面与限位器主臂滑动配合;此外限位器主臂上设有可进行限位的限位凹槽,滑块沿限位器主臂方向滑动,至限位凹槽处时滑块嵌入凹槽内部,达到限位的目的,该类型限位器的滑块与限位器主臂的滑动面积与滑块的底面面积相同,接触面积较大,使得相对摩擦力较大,磨损较严重,且不便于乘客在上下车时车门开启和关闭的操作,生产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限位器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门限位器,其具有摩擦阻力小、耐磨损和使用可靠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门限位器,包括U形结构的基座和转臂,基座的两个侧板上连 接设有转动轴,转臂一端套设于转动轴上进而与基座铰接,转动轴上设有与基座和转臂分别连接的扭簧,所述基座上设有卡扣,转臂上对应卡扣处开有缺口,转臂的另一端上铰接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连接销,所述限位板与转臂的铰接轴上设有翻板,翻板以固定夹角与限位板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卡套,卡套的一端与转臂连接进而固定扭簧的一端,所述基座与扭簧对应的一个侧板上开有连接孔,扭簧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设有与连接销配合的扣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铰接的基座和转臂与车门铰链配合,基座上的扭簧使车门开启时获得恒定的阻力和关门时的复位力,且通过基座上的卡扣与转臂上的定位缺口配合,限制车门的开启最大行程,限位器整体采用无摩擦结构,车门开关噪音很小,有效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在最大开度位置通过卡扣与缺口限位使得限位固定更为稳固,复位过程通过扭簧弹性力复位,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 11、侧板; 12、转动轴; 13、固定弹簧;
14、卡扣; 15、卡套; 16、连接孔; 2、转臂;
21、缺口; 22、限位板; 23、连接销; 24、翻板;
25、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汽车门限位器,包括U形结构的基座1和转臂2,基座1的两个侧板11上连接设有转动轴12,转臂2一端套设于转动轴12上进而与基座1铰接,转动轴12上设有与基座1和转臂2分别连接的扭簧13,所述基座1上设有卡扣14,转臂2上对应卡扣14处开有缺口21,转臂2的另一端上铰接设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上设有连接销23;限位板22与转臂2的铰接轴上设有翻板24,翻板24以固定夹角与限位板22连接,翻板24用于控制限位板22与转臂2之间的夹角,避免二者的铰接链卡死;基座1与车身固定连接,转臂2通过连接销23与车门连接,进而当车门打开时,限位板22带动转臂2同步旋转,扭簧13被较紧并向转臂提供复位阻力,防止车门自由甩开而造成事故;当车门开启至极限角度时,旋转臂2与基座1接触,进而卡扣14卡入限位缺口21,基座1和旋转臂2形成稳定连接,使车门停留在极限开启位置。
上述转动轴12上设有卡套15,卡套15的一端与转臂2连接进而固定扭簧13的一端,所述基座1与扭簧13对应的一个侧板11上开有连接孔16,扭簧13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16内,进而扭簧13一端与转臂2同步旋转,而扭簧13另一端与基座1连接向转臂2提供旋转扭力。
上述限位板22的两侧设有与连接销23配合的扣板25,扣板25扣接在车门的滑轨一侧,连接销23开设与滑轨的另一侧,进而使限位板22与车门保持同步联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乾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乾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