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取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030.5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孝;陈光南;赵豪杰;陈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取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取压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压力容器或管路上安装多个测量仪表时,需要先在压力容器或管路上开多个取压口,并在焊接螺纹接口后安装阀门,经过一系列装配工艺后,才能进行才能安装检测仪器,工艺要求较多,设备部件使用量大,开口过多会造成泄露等安全隐患,并且对压力容器或管路的外形造成影响,使整个设备占用空间更大。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在压力容器或管路上开一个孔即可安装多个测量仪器,完成设备要求的多个检测项目的多功能取压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压力容器或管路上开一个孔即可安装多个测量仪器,完成设备要求的多个检测项目的多功能取压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取压阀,包括阀体、圆筒状阀座、阀杆、锥形阀芯、软填料层、压紧螺母、手柄,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阀体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的介质入口,所述阀体设置有从一个侧面向内延伸的阀座装配孔,所述第一孔道通过所述阀座装配孔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二孔道设置有第一检测仪器接口和第二检测仪器接口,所述锥形阀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孔道在所述阀座装配孔内的出口上,所述圆筒状阀座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阀座装配孔上,所述阀杆向下穿过所述圆筒状阀座与所述锥形阀芯连接,所述软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圆筒状阀座的填料腔内,所述压紧螺母的下部向下伸入所述填料腔内,所述压紧螺母的下端面压设于所述软填料层的上端,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圆筒状阀座螺接,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阀杆螺纹配合,所述阀杆穿过所述压紧螺母向上伸出,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阀杆的向上伸出部。
所述第一检测仪器接口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侧面,所述第二检测仪器接口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另一个端部。
所述第二检测仪器接口连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压力容器或管路上开一个口即可安装多个测量仪器,能显著简化工艺要求,减少设备部件使用量,降低因开口过多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减少整个设备的空间占用,进而提高安全性,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阀体;2-圆筒状阀座;3-软填料层;4-阀杆;5-压紧螺母;6-手柄;7-内六角螺栓;8-螺母;9-锥形阀芯;10-介质入口;11-第一检测仪器接口;12-第二检测仪器接口;13-第一孔道;14-第二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取压阀,包括阀体1、圆筒状阀座2、阀杆4、锥形阀芯9、软填料层3、压紧螺母5、手柄6,阀体1设置有第一孔道13和第二孔道14,阀体1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孔道13连通的介质入口10,阀体1设置有从一个侧面向内延伸的阀座装配孔,第一孔道13通过阀座装配孔与第二孔道14连通,第二孔道14设置有第一检测仪器接口11和第二检测仪器接口12,锥形阀芯9设置于第一孔道13在阀座装配孔内的出口上,圆筒状阀座2连接于阀体1的阀座装配孔上,阀杆4向下穿过圆筒状阀座2与锥形阀芯9连接,软填料层3设置于圆筒状阀座2的填料腔内,压紧螺母5的下部向下伸入填料腔内,压紧螺母5的下端面压设于软填料层3的上端,压紧螺母5与圆筒状阀座2螺接,压紧螺母5与阀杆4螺纹配合,阀杆4穿过压紧螺母5向上伸出,手柄6通过内六角螺栓7连接于阀杆4的向上伸出部。
如图2所示,第一检测仪器接口11设置于阀体1的侧面,第二检测仪器接口12设置于阀体1的另一个端部。第二检测仪器接口12连接有螺母8,便于与检测仪器连接。
使用时,将检测仪器安装到检测仪器接口上,旋开阀门即可进行正常检测。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容器或管路上开一个孔,即可安装两个测量仪器,完成设备要求的两个检测项目。如需进行更多项目检测,关闭阀门,更换检测仪表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