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088.2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0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铎;孙积凯;周俊刚;王洪建;李文强;张衍忠;王凯;孔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38/04 | 分类号: | H01F38/04;H01F27/12;H01F27/28;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将变频器与变压器有效结合即所说的变频变压器,变频变压器作为一种可控的双向输电设备,具有控制简单能够克服所连接电网频率上的限制,通过调节两端系统的相角关系而连续地控制流过潮流的大小和方向,同时,不仅可以用于异步联网,也适用于同步电网的功率传输控制,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变压器主要有两大部分损耗:变压器铁损即空载时铁芯的损耗,与铁芯的重量成正比,变压器铜损即负载时电流通过绕组的铜阻发热能量的损耗,与变压器的负载率有关;而变压器中的热量集中或不能很好的散发出去,对变频变压器的正常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变频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使变压器的工作线圈处于一个相对低温的状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变压器,包括油浸箱、铁芯和导电母线;铁芯整体置于油浸箱内空间中,导电母线设置在油浸箱外侧,在油浸箱的侧壁内设有一条包绕油浸箱内部空间的循环流道,该循环流道与所述导电母线的内部空间连通,在该循环流道内设置有一循环油泵,循环油泵与外部单独设置的供电线路连接;所述铁芯外侧设有次级线圈,次级线圈的外侧设有初级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连接导电母线,初级线圈包括至少一组初级绕组,次级线圈包括至少一组次级绕组,铁芯包括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第一长板与第二长板之间设有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第一侧柱、第一长板、第二侧柱和第二长板依次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铁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柱与第二侧柱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中柱,两个中柱上均缠绕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入端与导电母线之间及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导电母线之间均设有带自控电路的晶闸管。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中柱中及与次级线圈之间均设有隔离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铁芯绕组整体外侧设置一个油浸箱,油浸箱内设置一个具有油泵的循环流道,极大的提高了变压器整体的散热效率,使变压器处于一个高效的工作温度范围;铁芯的两个侧柱以及至少两个中柱提高磁性组件的使用效率,使磁性组件结构体积变小、重量变轻,进而减少绕组的长度,同时可以降低铜损,另外初级绕组所产生的交流式磁通变化量以及漏磁也会变小,闭合的铁芯包括多组绕组,用以提供磁通闭合路径,铁芯中设有非铁磁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可以明显提高铁芯的线性磁化范围,有效的防止变压器发热,从而提高其频率适应范围及对于零点漂移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个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母线,2-晶闸管,3-中柱,4-油浸箱,5-循环流道,6-铁芯,7-循环油泵,8-第一长板,9-第二侧柱,10-第二长板,11-初级线圈,12-次级线圈,13-隔离层,14-初级绕组,15-次级绕组,16-第一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变频变压器,包括油浸箱4、铁芯6和导电母线1;铁芯6整体置于油浸箱4内空间中,导电母线设置在油浸箱4外侧,在油浸箱的侧壁内设有一条包绕油浸箱4内部空间的循环流道5,该循环流道5与所述导电母线1的内部空间连通,在该循环流道5内设置有一循环油泵7,循环油泵7与外部单独设置的供电线路连接;
铁芯6外侧设有次级线圈12,次级线圈12的外侧设有初级线圈11,初级线圈11和 次级线圈12连接导电母线1,初级线圈11包括至少一组初级绕组14,次级线圈12包括至少一组次级绕组15,铁芯6包括第一长板8和第二长板10,第一长板8与第二长板10之间设有第一侧柱16和第二侧柱9,第一侧柱16与第二侧柱9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中柱3,两个中柱3上均缠绕有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初级线圈11的输入端与导电母线1之间及次级线圈12的输出端与导电母线1之间均设有带自控电路的晶闸管2,第一侧柱16、第一长板8、第二侧柱9和第二长板10依次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铁芯6,两中柱3中及与次级线圈12之间均设有隔离层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自动包铜箔、包胶带机
- 下一篇:用于铝合金变压器油箱的铝质加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