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1990.9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8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颂曜;逄万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护(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吸湿 物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穿戴者穿戴压力的一次性吸湿物品。
背景技术
一次性吸湿物品,由透液性顶片、不透液性底层、和介于此两层之间的吸收芯层构成。在一次性吸湿物品的纵向两侧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左右防漏隔边,左右防漏隔边接合在透液性顶片与皮肤接触侧。一次性吸湿物品具有穿着时位于穿戴者腹部的前腰围区域、位于穿戴者的背部的后腰围区域以及位于前、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将在后腰围区域沿一次性吸湿物品的横方向延伸出来的侧翼上设置有紧固件(即左右腰贴),紧固件向前方引出并与前腰围区域设置的配合件(即前腰贴)连接,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是钩搭扣连接来穿着一次性吸湿物品。前述不透液性底层是朝向外侧的,由不泄漏尿液的不透液性且通气性的透气膜构成,透液性顶片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与肌肤直接接触,成为接收尿的侧面。由将尿等水分透过并传输到吸收芯的透液性无纺布或软质多孔性薄膜层等对肌肤温和的材料形成。吸收芯,使用粉碎了的木浆或者粉碎了的木浆和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为了使之与穿着者的体型相吻合,可以采用砂漏形状,即在裆部区域的横向宽度较窄、向前后腰区方向逐渐加宽的形状。透液性顶片和不透液性底层横向、纵向都比吸收芯大地形成,并且这些透液性顶片和不透液性底层在吸收芯四周由热熔胶粘合剂等相互粘合。
对于使用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和妇女卫生巾等一次性吸湿物品的顾客来说,一次性吸湿物品除了吸收、储存身体排泄物外,使用舒适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舒适性因素。一次性吸湿物品在使用时,特别在寒冷冬天使用时,一次性吸湿物品不能给穿戴者特别是穿戴者腹部提供热量,不能缓解穿戴者穿戴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一次性吸湿物品,该吸湿物品具有给穿戴者腹部提供热量,从而缓解穿戴者穿戴压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包括透液性顶片材料、不透液性底片材料,位于透液性顶片材料与不透液底片材料之间的吸收体,该一次性吸湿物品呈纵长形状,在纵向具有前腰部区域、裆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该前腰围区域和后腰围区域在其相对横向侧边可接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所述吸收体为包括至少两层的复合吸收芯体,复合吸收芯体第一层为吸水纸复合层,第二层为绒毛浆纤维及超吸水聚合物层,在前腰围区域有一暖贴层组件设置在透液性顶片材料靠近穿戴者肌肤一侧,暖贴层组件包括暖贴层和在使用前临时覆盖暖贴层的隔离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所述暖贴层为无纺布包裹活性炭、铁粉、无机盐、木粉形成的暖贴层,该暖贴层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在使用前,暖贴在使用前由隔离膜临时覆盖,隔离膜可采用不透气薄膜材料,该隔离膜避免该暖贴层在使用前失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在所述绒毛浆纤维及超吸水聚合物层与不透液底层之间设置有一除臭功能层,所述除臭吸附功能层为竹炭纤维网层包裹沸石、活性炭、环糊精、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颗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所述吸水纸复合层为五层材料复合而成,从上到下分别为:无尘纸层、超吸水聚合物层、蓬松非织造布层、超吸水聚合物层、无尘纸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所述绒毛浆纤维及超吸水聚合物层为竹炭纤维非织造纤维网全包裹绒毛浆纤维和超吸水聚合物混合物形成的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湿物品,在使用时候,去除暖贴上面临时保护的隔离膜,该暖贴层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给穿戴者特别是穿戴者腹部提供热量,从而缓解穿戴者穿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湿物品展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在图中,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湿物品,2为透液性顶片材料,3为吸收芯,4为不透液性底片材料,5为防漏隔边,6为弹性腰围伸缩部件,7为腿围弹性伸缩部件, 8A为左右腰贴片、8B为前腰围贴片,9为暖贴层组件(其中9A为暖贴层,9B为隔离膜),32为吸水纸复合层,33为绒毛浆纤维及超吸水聚合物层,34为除臭吸附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护(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倍护(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炉前工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