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注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3067.0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婉婷;穆红梅;任艳竹;张冬妹;皮百木;刘璟;范小丽;朱珂珂;高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H35/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注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注吸器。
背景技术
眼科临床手术中,通常要对眼部进行冲洗,对于白内障清除手术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术前要进行冲洗消毒,在术中更要及时清洗创面。由于在手术时眼内前房压力要求恒定,即在吸取前房残液时为保持前房压力不便,必须同步往内注液。现有的眼科注吸器,医院人员在操作时,既要掌握注吸的速度,又要变化注吸的位置而且还要注意注吸的角度,医院人员的工作负担重,容易疲劳,例如手部颤动,针体可能对眼球造成损伤,或者注吸部位与注吸速度的配合不当,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眼科注吸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科注吸器,所述眼科注吸器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转动装置及位于所述转动装置上方左右两侧的注射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拉杆及位于所述推拉杆上方的第一旋转轴,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横杆、位于所述横杆上方的固定架、位于所述横杆左右两端的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横杆下方左侧的第一定位块及位于所述横杆中间的第三旋转轴,所述注射装置包括筒体、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下方的动力杆、位于所述筒体上方的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的注射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簧及位于所述弹簧上方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呈L型,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第二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上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头呈肾形,所述注射头的下方设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扣在一起。
所述支撑架呈L型,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一侧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竖直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推拉杆呈长方体,所述推拉杆的下端与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旋转轴贯穿所述推拉杆的上端的前后表面。
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侧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呈长方体。
所述第三旋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旋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杆及横杆的前后表面。
所述固定架呈凹字型,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前后表面。
所述活塞的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杆呈长方体,所述动力杆的上端设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旋转轴贯穿所述动力杆的前后表面及第二定位块的前后表面。
所述动力杆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所述横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轴贯穿所述横杆的前后表面及动力杆的前后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眼科注吸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注射头采用曲面设计,不仅能够包覆眼球,不会伤害眼睛,还可以对眼球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由于气缸的设置,使得本眼科注吸器可以自动工作,不会出现医护人员手抖进而影响手术效果的现象,并且气缸的设计,使得可以在手术前调节好需要的注吸速度,然后再进行手术,从而消除了人为的影响,注吸效果更好,更准确,且可以对眼球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注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眼科注吸器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眼科注吸器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撑架2、位于所述支撑架2之间的气缸装置3、位于所述气缸装置3右侧的转动装置4及位于所述转动装置4上方左右两侧的注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未经开封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