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简易植物水培育苗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2187.9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万军;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简易 植物 水培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简易植物水培育苗箱,属于育苗育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育苗是材料获取的基本过程之一,材料培养的合理与否是后续科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幼苗培育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土培、沙培和水培等等。其中,水培方法操作简单实用,且不受场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但传统的水培方法未考虑幼苗固定、氧气供应和水源供应等等问题,至今在科学研究上应用还很有限。
目前,水培技术中主要采用泡沫箱,并在其顶部按一定序列用烧红的铁丝烫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孔洞,以能通过各种植物枝条为宜。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由于不同植物种子或幼苗大小的差异,在幼苗固定过程中不易固定;泡沫箱的密封性差,有可能造成幼苗无法接触水源;在换水过程中,进水和出水方式不合理,从而导致根系在换水过程中受到伤害;泡沫箱上开孔数目不确定,有可能造成科学研究上因种植方式不合理缺乏生物统计学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进水和出水方式不合理,在换水过程中容易损伤根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多功能简易植物水培育苗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简易植物水培育苗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盖在箱体上,所述箱盖上密布有多个通气孔和育苗孔,所述箱盖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箱体底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上均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箱体和箱盖均由热塑加工成型,箱体和箱盖的外部均设置有黑色涂层。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为螺纹孔,密封盖为堵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间距为3-7cm。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上还连接有三合一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植株固定方便,植株密度合理;并且在换水过程中,操作方便,保证在换水过程不会对植株幼苗根系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其为多功能简易植物水培育苗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盖2盖在箱体1上,箱体1和箱盖2均采用以耐腐蚀、耐氧化塑料经过热塑加工成型,箱体1和箱盖2的外部均设置有黑色涂层,充分遮光,防止光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箱盖2上密布有多个通气孔3,通气孔3上还连接有三合一水泵,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从而保证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满足植株幼苗的通气需求;箱盖2上还密布有多个育苗孔4,待植物种子发芽处理后,再利用海绵或棉花等材料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根据不同植株幼苗的直径大小制作不同育苗孔孔径的箱盖2,满足不同幼苗的植株要求,使用方便。箱盖2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5,进水口5内安装有进水管6,进水管6延伸至箱体1的底部,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7,出水口7和进水口5上均密封盖8,出水口7和进水口5均为螺纹孔,密封盖8采用堵头,这样安装拆卸方便,进水管5与箱体1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3-7cm,最好为5cm,在注水时起到平缓水流的作用,防止注水过程因水流过急对幼苗根系造成损伤。
此外,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腿9,支撑腿9高10厘米,并与箱体1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避免箱体直接接触地面环境,防止幼苗在培育过程中因上下温度不均而受到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2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