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放电管封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904.6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史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24 | 分类号: | H01J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放电 管封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放电管封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封接模具。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管主要由电极及绝缘瓷管组成,在电极的有效电子发射表面上涂有激活化合物(电子粉),电极间的距离一般小于1mm 以提高电子的发射能力,为了保证气体放电管能快速地将浪涌电压限制在低电位,在陶瓷绝缘管内表面制作有一导电带,通过其作用电场来加速放电区域的电离,使放电管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和可恢复性。气体放电管具有载流能力大、响应时间快、电容小、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及寿命长等特点,主要用来保护通信系统、交通信号系统、计算机数据系统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外部电缆、电子仪器的安全运行;也是电路防雷击及瞬时过压的保护元件。
现有的封接工艺使用的封接模具每个孔位只能装配一只产品进行封接,这样造成了产能不高、能源浪费,生产效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气体放电管封接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放电管封接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热偶探测孔和直径范围在5.5-5.6mm的封接孔,在封接孔的两侧依次设有均流孔、均流槽和定位孔;所述均流孔的直径为4-4.5mm。
优选的,所述封接孔的直径为5.6mm;所述均流孔的直径为4mm。
优选的,所述均流孔和封接孔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均流孔与封接孔中最外围的一排孔洞距离为20-25mm。
优选的,所述热偶探测孔设在模具本体侧面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个模具装配孔内可一次装配两只产品进行封接,而且两只产品封接后无粘连,电参数无影响;因此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能100%,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封接孔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体放电管封接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热偶探测孔6和直径范围在5.5-5.6mm的封接孔2,在封接孔2的两侧依次设有均流孔3、均流槽4和定位孔5;所述均流孔4的直径为4-4.5mm。
实施应用时,在模具封接孔2内先装入一只产品,再放入隔离瓷片,然后再装入一只产品进行封接工艺。因石墨模具产生热量的原理是通过电流发热,故而起到发热均匀作用的均流孔的作用十分重要,经过计算及试验最终确定均流孔3的尺寸和位置;封接孔2尺寸和深度需保证正常装配,在高温时预留金属材质膨胀空间。为提高工作效率,设计隔离瓷片吸盘,可提高装配隔离瓷片的效率,该吸盘可将隔离瓷片一次性吸附后装配入石墨模具,提高装配效率。
均流孔和封接孔的选择如下:
石墨模具过电流做功为:W=I2×R×t;其中I为加热电流,t为加热时间,R为石墨电阻。
石墨电阻为:R=ρl/S;其中ρ为石墨电阻率(10×10-6Ωm);l为石墨的长度(254毫米);S为石墨的面积。
石墨面积为:S=(254×152.4)-A×π(ΦA/2)2-B×π(ΦB/2)22
A为装配孔数;B为均流孔数;π为圆周率;ΦA为封接孔直径;ΦB为均流孔直径。
经测试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管回收及清洗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管脚保护膜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