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滑基准面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8049.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伟;刘太臣;王华忠;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凤致远地球物理地质勘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滑 基准面 选择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滑基准面选择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建立和求解高程光滑函数泛函问题,得出波数域光滑因子与地表高程间解析解;建立高频时差校正量与高频高程扰动间的近似关系;建立高频时差校正量和真实旅行时间的定量近似关系;建立光滑因子定量选取原则,指导实际生产;它通过对地表高程进行傅里叶变换,在波数域建立了光滑因子的定量选取准则后对地表高程进行滤波,得到光滑后的地表高程面;根据光滑前后的地表高程面和近地表速度得到高波数道间时差,从而消除高波数道间时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滑基准面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常规处理中,静校正是传统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关键一步,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影响速度分析和成像的质量。常见的有固定基准面校正技术:即在地震勘探过程中,人为设定某一高程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并通过静校正技术把炮点和接收点从它们实际摆放的位置校正到这一设定的水平基准面上;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技术:本质上即水平基准面校正,只是对于不同的共中心点(Common MiddlePoint-CMP)道集,水平基准面是上下浮动的,所有中心点水平基准面的高程构成了随中心点变化的浮动基准面。不可否认,传统的“静校正+叠加+叠后处理”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为油气勘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油气勘探难度的增加与勘探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和叠后地震数据处理流程已不再适用,尤其表现在山前带地震数据的处理上。
在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利用静校正来消除道间时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是地表一致性假设在大部分山前带探区不成立,静校正的应用反而会破坏后续的叠前深度域成像及速度估计;第二,均方根速度在山前带不适用,基于双曲时距关系获取均方根速度与深度域成像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利用充填速度把炮检点延拓到某一个水平基准面上,似乎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套水平地表的处理流程,但这种做法受延拓方法和填充速度的影响过大,目前的地震勘探条件和计算机技术条件下,该方法完全不合时宜。我们针对于起伏地表下基准面对成像和速度估计的影响,提出了光滑基准面的选择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对地表高程进行傅里叶变换,在波数域对地表高程进行滤波的光滑基准面选择技术。
本发明的一种光滑基准面选择方法,它包含以下四点:
1.建立和求解高程光滑函数泛函问题,得出波数域光滑因子与地表高程间解析解;
2.建立高频时差校正量与高频高程扰动间的近似关系;
3.-建立高频时差校正量和真实旅行时间的定量近似关系;
4.建立光滑因子定量选取原则,指导实际生产;
起伏地表偏移可以减少或消除具有地表一致性特点的静校正对波场特征的扭曲,提高成像精度。在准确速度已知的理想情况下,对于波动方程类的偏移来说,非水平地表条件下的叠前偏移可以较圆满地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复杂构造成像问题。但是基于积分类的偏移方法(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Kirchhoff PSDM中旅行时场插值和Beam-Ray偏移中的平面波合成的假设)在真起伏地表下都存在问题,即使在已知准确地表速度时,起伏地表偏移也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构造下的成像问题。再者,因为复杂的地表条件的存在,表层速度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由于现有速度分析(或反演)技术的局限存在,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
积分类偏移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地表速度模型的不准确,决定了起伏地表偏移过程中还是需要使用静校正技术对近地表影响进行适当的校正。起伏地表偏移中的近地表校正与常规处理中的静校正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如何在起伏地表偏移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近地表校正,以抑制或消除地形与低速带变化对成像的不利影响,是业界面对的现实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凤致远地球物理地质勘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凤致远地球物理地质勘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骨雨刷外壳连接结构
- 下一篇:无骨雨刮片导条和金属连接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