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27263.2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华;何岩;王文浩;黄民生;郭攀;秦臻;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护岸 基质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以矿化垃圾细料、沸石、砾石为原料复配而得, 所述矿化垃圾细料、沸石、砾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80%、5%~10%、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垃圾为生活填埋场经过 8~15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化及无害化的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垃圾细料是矿化垃圾经 过孔径为1cm的筛网筛分而得;所述沸石的粒径为0.5~1.5cm;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基质材料适宜应用 于所种护岸植物为芦苇、麦冬、鸢尾的环境。
5.一种生态护岸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原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矿化垃圾细料:经过8~15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化及无害化的垃圾, 经过孔径为1cm的筛网筛分;所述沸石的粒径为0.5~1.5cm;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3cm。 2)原材料复配:
上述原材料按照矿化垃圾细料、沸石和砾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80%、5%~10%、15%~20% 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生态护岸基质材料。
6.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用于河-湖水体面源污染的阻断、控制净化与生态 修复的应用。
7.一种生态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基 质材料和植物,其中,所述植物包括芦苇,鸢尾、麦冬三种植物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2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曝气机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水处理器的气流传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