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测试方法及系统、终端、云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6135.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殷贞;杨光;李钦;王明君;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测试 方法 系统 终端 服务器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测试方法及系统、终端、云服务器,用以降低基站测试方案的复杂度,提升测试准确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云服务器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终端对待测试基站的测试操作,不需要测试人员利用多种测试工具进行多次测试,减少了测试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的复杂度,而且,终端将采集到的测试数据实时发送给云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避免了人工分析造成的测试结果不准确以及标准不统一,提高了分析处理的准确性和自动化,并提高了整个测试方案的效率。而且,由于测试数据是实时传输的,云服务器可以及时发现误测、漏测等问题,以便进行重测,完全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二次返回站点进行重测的繁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测试方法及系统、终端、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基站在入网服务之前必须先经过单站(单个基站)验证测试,以确保基站的安装情况、参数配置等基站参数信息与规划方案中的规划参数信息一致,以及确保基站站点覆盖范围内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比如接入、语音呼叫、FTP上传下载业务等)和信号覆盖正常,从而,减少对后期维护优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现有的基站测试流程为:测试人员接收到测试任务后,首先确定待测试基站的基础参数信息列表,如基站名称、基站地址、基站位置信息(经纬度)、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包括机械及电子下倾角)以及规划的小区数据(如基站ID,小区ID,频点)等,上站前测试人员还需要对所有测试仪表设备进行检查,避免因为设备问题影响测试,例如:需要检查的设备包括:车辆、车载逆变器、测试电脑、电源线、路测软件、测试终端、USB连接数据线、照相机、电脑用GPS、手持GPS、USB Hub、SIM卡、指北针、罗盘(用于测量天线方位角和机械倾角)、纸质地图等。之后,测试人员按照确定的基础参数信息列表上站采集基站位置信息、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基站天面照片等信息;并在预设的测试点执行网络测试用例,例如:人工完成接入、语音呼叫、FTP上传/下载、切换等定点和移动业务测试;然后,测试人员返回驻地,手工录入分析测试数据,并比对结果;测试人员手工整合测试数据、基站照片、测试覆盖图及其他基站信息,整理输出测试报告;如果测试数据不能满足判决标准,或者漏测部分测试项目,测试人员还需要二次上站复测,直至测试通过。
由此可知,现有的基站测试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测试人员上站前的准备工作过于复杂,所需测试仪表工具繁多,而且,测试人员是否真实上站测试无法验证;
其次,不同测试用例需要使用不同的测试设备,操作复杂,对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例如基站经纬度采集需要使用手持GPS;天线方向角、下倾角信息的采集需要使用罗盘;网络测试需要专用测试笔记本外接测试终端和外置GPS并加载路测软件;测试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仪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因而,操作复杂度较高;
而且,测试数据的后期处理分析都是由人工完成,测试数据因现场测试人员水平高低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针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天馈接反、天馈阻挡,目前都是依靠测试人员人工判断,测试准确度完全取决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因而容易导致严重的误判和漏判现象,给后期网络优化增加了难度。
综上,现有的基站测试方案存在复杂度高、准确性低以及测试效率低等问题,亟需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基站测试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测试方法及系统、终端、云服务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站测试方案测试复杂度高、准确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站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待测试基站的标识,其中,所述待测试基站是由所述终端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