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5307.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徐石清;童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2;A61P31/04;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细菌性 痢疾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质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惊厥、昏迷、休克。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
临床症状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轻型痢疾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普通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痢疾,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目前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以补充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等的补液盐为主,辅以氯霉素、痢特灵等。而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肠道感染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消化湿热、和胃降逆、消食化滞、健脾补气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穿心莲、苦木、陈皮、甘草等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穿心莲和苦木为主治,辅以陈皮和甘草。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清热利湿、调和脾胃、解毒止痢作用,对细菌性痢疾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原料简单、服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