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0744.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薛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入水口 水泵连接 垃圾渗滤液 零排放 反渗透设备 格栅集水池 水解酸化池 超滤设备 处理系统 管道连接 渗透设备 调节池 节能环保 消毒水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格栅集水池,格栅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调节池的入水口;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水解酸化池的入水口;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A2/O反应器的入水口,A2/O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超滤设备的入水口;超滤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正渗透设备的入水口;正渗透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反渗透设备的入水口;反渗透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消毒水池的入水口。其结构简单,实现了垃圾渗滤液零排放,节能环保,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浓度高、成分复杂、变化极不稳定等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水质波动大,渗滤液水质随时间变化较大,渗滤液水质是变化的,日变化系数一般高达200%和300%,且老龄填埋场的水质随时间变化的更较大。渗滤液水质在不同的填埋时段差异也很大。通常填埋初期渗滤液呈黑色,可生化性较好,易于处理;而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逐渐呈褐色,可生化性变差,且氨氮浓度明显增加,越来越难处理。因此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其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不仅要满足近期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和处理要求,还要兼顾和适应运行期限变化后的渗滤液水质特征。
2、生物可降解性(可生化性)随填埋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随着填埋的时间延长,挥发性脂肪酸逐渐减少,二灰黄霉酸类物质的比重增加。这种有机物组分的变化,意味着B/C的下降,即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的降低。渗滤液中的BOD5一般在垃圾填埋后6个月至两年左右年间逐步增加并达到高峰,此阶段的BOD5多以溶解性有机物为主。
3、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高,而磷元素缺乏。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相当复杂,一般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盐、SS及氨氮,垃圾渗滤液不仅污染土壤及地表水源,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于垃圾渗滤液一般采用生物法处理,但处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且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结构简单,实现了垃圾渗滤液零排放,节能环保,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格栅集水池,格栅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调节池的入水口;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水解酸化池的入水口;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A2/O反应器的入水口,A2/O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超滤设备的入水口;超滤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至正渗透设备的入水口;正渗透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反渗透设备的入水口;反渗透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消毒水池的入水口。
优选地,A2/O反应器中设置有排污泥口,排污泥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中设置有排上清液口和排浓缩污泥口,排上清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调节池入水口,排浓缩污泥口连接至污泥脱水设备。
优选地,所述A2/O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缺氧池和好氧池,厌氧反应器中设置有排沼气口,排沼气口连接至沼气预处理装置,沼气预处理装置的排气口连接至沼气储柜。
优选地,厌氧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优选地,正渗透设备中设有排浓缩液口,排浓缩液口连接至蒸发结晶装置。
优选地,所述蒸发结晶装置包括蒸发结晶塔,蒸发结晶塔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接口和温度计接口,分别用于安装液位计和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反渗透设备和正渗透设备之间还连接有驱动液回流系统。
优选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与营养物投配池入水口连接,并通过营养物投配池、管道和水泵连接至A2/O反应器的入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