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9672.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陈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耐高温 集成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耐高温集成反 应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很多反应进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例如:甲 烷化反应、甲醇合成反应、合成氨反应等,为了实现能量的高效综 合利用,需要对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益。目前大部分的反应热回收系统都通过设置废热锅炉和汽包, 通过生产蒸汽的手段来回收反应热,反应及热回收系统需要分别设 置两台或以上的设备,因而至少存在如下不足:
(1)设备数量多、流程长、压降大、占地面积大,投资高。
(2)对于高温强放热反应(如甲烷化反应),反应器出口温度 很高,反应器的出口与废热锅炉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要求具有相当强 的耐高温性能,加工制造困难,造价高。
综上,现有的热回收系统占地面积大、投资高,且对反应器的 出口与废热锅炉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耐高温性能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以减少热 回收系统的占地面积与投资费用,降低对反应器的出口与废热锅炉 的进口之间的管道的耐高温性能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包括汽包、反应器、 废热锅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固定设置 于所述汽包内部;
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汽包与所述反应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气 管穿过所述汽包与所述废热锅炉的出口连通;
所述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废热锅炉的进口连通;
所述汽包包括锅炉水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锅炉水入口和所述 蒸汽出口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汽包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还包括温度调节管路和 温度调节阀;
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废热锅炉的进口和所述 废热锅炉的出口;
所述温度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管路上;
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 述出气管内介质的温度,以对应调节所述温度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还包括液位变送器和液 位调节阀;
所述锅炉水入口设置有所述液位调节阀;;
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所述汽包固定连接,且所述液位变送器用于 检测所述汽包内的液位,以对应调节所述液位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还包括蒸汽压力调节 阀;所述蒸汽出口设置有所述蒸汽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耐高温集成反应器还包括换热管;所述进 气管穿过所述汽包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 与所述反应器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汽包包括容器壳体,所述容器壳体为立式容器 或者卧式容器;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组成一个模块单元;
所述容器壳体内部依次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模块单元;
所述锅炉水入口与所述蒸汽出口分别与所述容器壳体的内腔连 通,且所述锅炉水入口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底部,所述蒸汽 出口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壳体为立式容器;所述立式容器内设置有 N个所述模块单元,N≥1的正整数;
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沿所述立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并列设 置,或者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沿所述立式容器的轴向方向从 上至下依次设置;
N个所述模块单元沿所述立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并列设置,或者N 个所述模块单元沿所述立式容器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沿所述立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立 式容器;多个所述立式容器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壳体为卧式容器;所述卧式容器内设置有 N个所述模块单元,N≥1的正整数;
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沿所述卧式容器的径向方向从上至 下并列设置,或者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废热锅炉沿所述卧式容器的轴 向方向依次设置;
N个所述模块单元沿所述卧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并列设置,或者N 个所述模块单元沿所述卧式容器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沿所述卧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卧 式容器;沿所述卧式容器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卧式容器的两端连 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9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间加热混合反应装置
- 下一篇:氯化物成品质量控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