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回收过程中加热炉稳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14025.8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7/029 | 分类号: | C03B37/029;C01B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 地址: | 2100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回收 过程 加热炉 稳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回收过程中加热炉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炉、恒压罐,所述加热炉和恒压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的过度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流量计和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加热炉和第一真空泵之间。该技术方案直接将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充分保证了排气口压力的稳定,进而保证了流量计流量的稳定。彻底避免了因为排气口压力不稳定导致的加热炉炉体内气压的波动,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光纤的报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过程中的稳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拉丝加热炉尾气回收过程中的加热炉内的稳压装置,属于尾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氦气是一种具有无色、无味、无臭,常温下为气态的惰性气体。临界温度最低, 是最难液化的气体, 极不活泼, 不能燃烧, 也不助燃,因为氦气具有的特性,氦气广泛应用于现代
工业中。在光纤的生产中,氦气也是必不可缺少的气体。而在拉丝过程中,加热炉排放的尾气中氦气的含量高达50%-70%,如果能够将尾气中的氦气回收重新利用,将会极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目前主流的2000km光棒的加热炉,单位时间内进入炉体内的氦气和氩气的量是一定的。而加热炉的尾气主要是靠真空泵通过流量计从炉体内抽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排气口压力的稳定才能够保证流量计流量的稳定,进一步保证加热炉炉体内压力的稳定。而加热炉炉体内气压的稳定是光纤稳定生产的必要条件。现有的尾气回收装置,是将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尾气管路与一个恒压罐相连通。虽然理论上能够保证排气口压力的稳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尾气管路较长或者恒压罐中的压力偶尔稍有波动,都会导致真空泵排气口的压力有波动,真空泵排气口压力的波动将会流量计的流量稳定,而流量计的流量不稳定将会直接导致加热炉炉体内气压的不稳定,炉体内气压不稳定将会造成光纤的报废,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不仅影像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尾气回收过程中加热炉稳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高效回收尾气的同时,绝对的保证加热炉炉体内压力的稳定,彻底避免了因为排气口压力不稳定导致的光纤报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尾气回收过程中加热炉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炉、恒压罐,所述加热炉和恒压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的过度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流量计和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加热炉和第一真空泵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流量计和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恒压罐和第二真空泵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过度连接件设置为敞口的容器,所述敞口容器倒置在第一真空泵和第二流量计之间,第一真空泵的排气口连接倒置敞口容器的敞口处,敞口容器底部连接第二流量计的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炉和第一流量计算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可以过滤加热炉尾气出来的粉尘等杂质,防止第一流量计因为有杂质导致测量不准确或者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流量计为耐高温流量计。加热炉内的温度高达2000多摄氏度,虽然炉体周边有冷却结构,但是排除的尾气的温度仍然可以高达80-100摄氏度。因此,采用耐高温流量计进一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真空泵设置为无油干式真空泵。若采用常规的真空泵(使用润滑油润滑),一是尾气温度较高,润滑油容易挥发,导致润滑不好,二是润滑油挥发后会与尾气混合到一起,增大后期尾气的提纯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玻璃
- 下一篇:一种蓝玻璃的切割方法、蓝玻璃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