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3829.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雷雷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方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立枯病 苦瓜 有机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
背景技术
苦瓜生育期长,基本上为一年一季栽培,以春、夏播种为主。春夏播栽培一般在当地终霜期以前30-50天提早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到终霜期过后定植到露地。也可根据需要在定植前20-25天在露地保护育苗。在建阳低海拔地区2月中下旬可在保护地播种,或在3月-4月露地保护育苗,露地比保护地推迟1个月左右。
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从立枯病不产生絮状白霉、不倒伏且病程进展慢.可区别于猝倒病。
现有技术中,苗木栽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际培以塘泥或肥土。目前在种植苦瓜的过程中施肥存在如下不足:苦瓜的根系再生能力不强,频繁的挖沟施肥会切断大量根系,影响对养分的吸收。而且现有的肥料一般造价较高,且很少具备孔隙及吸附能力,更无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等特点。桂枝枝条大都用于焚烧,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能充分释放,因此,如何将废弃的有机物加以利用,制作一种苦瓜树专用复合肥,提高苦瓜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尿素15-16份、硝酸铵10-12份、棉菜籽壳12-14份、豇豆藤5-6份、桂枝浸提液4-6份、褐藻4-5份、混合菌剂2-3份、七水硫酸亚铁0.6-0.8份、二水硫酸锰1.2-1.5份、葡萄糖2-3份、腐植酸4-6份、壳聚糖2-3份、土壤改良剂1.2-1.4份;
所述混合菌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过磷酸钙和草炭土按重量比2:1: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桂枝浸提液为将桂枝、硼酸和腐植酸按重量比2:1:3的重量比混合,在85-90℃下水解8-9h,过滤所得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含3-4%的酵母硒和2-3%的桑叶的鸡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混合菌剂具有防治苦瓜立枯病的作用,预防缺叶片黄化和生理性病症的发生,桂枝浸提液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保水性和吸光增温性,保证了苦瓜叶片的鲜绿,养分利用率高,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的转化率,添加土壤改良剂,具有增效、促进植物吸收营养以及保水功效,兼有改良土壤结构的长效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尿素15份、硝酸铵10份、棉菜籽壳12份、豇豆藤5份、桂枝浸提液4份、褐藻4份、混合菌剂2份、七水硫酸亚铁0.6份、二水硫酸锰1.2份、葡萄糖2份、腐植酸4份、壳聚糖2份、土壤改良剂1.2份;
所述混合菌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过磷酸钙和草炭土按重量比2:1: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桂枝浸提液为将桂枝、硼酸和腐植酸按重量比2:1:3的重量比混合,在85-90℃下水解8-9h,过滤所得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含3-4%的酵母硒和2-3%的桑叶的鸡粪。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尿素16份、硝酸铵12份、棉菜籽壳14份、豇豆藤6份、桂枝浸提液6份、褐藻5份、混合菌剂3份、七水硫酸亚铁0.8份、二水硫酸锰1.5份、葡萄糖3份、腐植酸6份、壳聚糖3份、土壤改良剂1.4份;
所述混合菌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过磷酸钙和草炭土按重量比2:1: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桂枝浸提液为将桂枝、硼酸和腐植酸按重量比2:1:3的重量比混合,在85-90℃下水解8-9h,过滤所得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含3-4%的酵母硒和2-3%的桑叶的鸡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雷雷,未经周雷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