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薄层水流滚波测量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0502.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6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赵勇;徐志侠;龚家国;魏立峰;杨苗;何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72 | 分类号: | G01F23/72;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李富华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 传感器 薄层 水流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薄层水流滚波测量系统与方法,包括:设置在平坦的坡面上的多个电磁滚波传感器,多个电磁滚波传感器分为多个组,每组两个电磁滚波传感器,各组电磁滚波传感器沿水流方向一字型排列,各组电磁滚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被测滚波的间距,大于被测滚波的宽度;各个电磁滚波传感器依次与数据采集控制器、控制电脑连接。本发明采用在产生薄层水流滚波的位置,如水渠、水坝溢洪道或实验室中的水槽上安装电磁滚波传感器,利用灵敏的电磁滚波传感器检测水流的厚度变化,实现对滚波的观测,以及精确的数据采集,完全排除了人为检测的因素,全自动的完成了各种数据的采集,既精确又快捷,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观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薄层水流滚波测量系统与方法,是一种实验系统和方法,是一种用于水力学测量的系统和方法,是一种用于测量薄层水流流动过程中水深,滚波的波高、周期、频率与波速,以及滚波动量、动能等参数的自动测量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坡面水流,明渠水流等在一定临界条件下,其表面常常会失稳而发育一系列的波动过程。这些波动可能是周期性的,波速和波形都保持不变,并且波速始终大于水流质点的运动速度;另一方面,波动也可能是非周期性的,波形和波速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化,最终发生破碎。这些现象统称为滚波。滚波常见于自然坡面、城市路面、水电站的泄水陡槽和大坝的溢洪道,河流的行洪道,引水渠等。滚波的出现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例如水流从恒定流变为非恒定流;增强水流对坡面土壤的侵蚀能力使土壤颗粒发生剥离及输移泥沙的能力;波峰处的水深超过河(渠) 道的设计水深,造成溢流;强烈的水流掺气作用,造成雾化现象;同时对河(渠) 道上的水工建筑物造成超负荷的压力或者应力等等。因此,研究滚波形成的临界条件及其演化规律,对于土壤侵蚀过程及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以及工程实践中如何消除滚波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例如动床阻力和水流输沙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的观测则是利用水文测针直接观测,该方法主要由人工确定测针与滚波的相对位置,由于是人工目视测量,而滚波的变化极快,人眼目测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测量难以保证精度,由于人为的测量,其稳定性较差,每次的测量结果均不相同,只能增加测量次数,使用统计的方法近似的获得测量。这种方式使滚波测量变成了一种需要重复多次的繁复体力劳动,随着人的体力下降,其精度也变得越来越差。因此,需要一种精确的系统代替这种繁重的体力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薄层水流滚波测量系统与方法。所述的系统和方法利用电磁滚波传感器,通过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方法,实现薄层水流水位,及至滚波的实时动态测量,从而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观测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薄层水流滚波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在平坦的坡面上的多个电磁滚波传感器,所述的电磁滚波传感器是这样排列的:将多个电磁滚波传感器分为多个组,每组两个电磁滚波传感器,各组电磁滚波传感器沿水流方向一字型排列,各组电磁滚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被测滚波的间距,大于被测滚波的宽度;各组中的两个电磁滚波传感器沿水流方向一字排列,两个电磁滚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测滚波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各个电磁滚波传感器依次与数据采集控制器、控制电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滚波传感器包括:U形联通管,所述的U形联通管的一端设置在坡面的底部,所述U形联通管的另一端向大气敞开,U形联通管向大气敞开一侧设置导杆,所述的导杆中设有电磁感元件,所述的导杆上套有环形浮子。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感元件是铁磁材料的浮子和霍尔元件或感应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坡面是实验水槽的槽底,所述的试验水槽包括:两侧槽帮和与所述的槽帮连接的槽底,所述的槽帮和槽底设置在钢结构架上,所述的水槽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的进水口通过水泵与所述的循环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的钢结构架出水口一侧设置铰链,另一侧设置升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