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行板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8205.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恩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恩广 |
主分类号: | A63C17/12 | 分类号: | A63C17/12;A63C1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智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321307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行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行板控制方法,属于滑行板领域。
背景技术
滑行板是一种新式代步工具。针对滑行板需要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对其进行 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行板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行板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机构中位于滑行板内的重力传感器及微控 制器控制动力机构中的电机转动速率,步骤为:
S10-重力传感器监测到重力;
S20-重力传感器将重力值转化为电信号数据输出至微控制器;
S30-微控制器数据处理;
S40-微控制器向电机输出控制信号,电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行板两侧前、后共四个重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的,在S10中,当四个重力传感器同时监测到重力时,电机启动。
进一步的,在S40中,同一侧前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大于后端重力 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时,该侧电机正向转动。
进一步的,电机转动速度随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差值变大而 变快。
进一步的,在S40中,同一侧前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等于后端重力 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时,该侧电机停止转动。
进一步的,在S40中,同一侧前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小于后端重力 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时,该侧电机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在两侧电机均正向转动时,当一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 的重力总和大于另一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总和时,该侧电机转 动速度小于另一侧电机转动速度。
进一步的,在两侧电机均反向转动时,当一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 的重力总和大于另一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总和时,该侧电机转 动速度小于另一侧电机转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控制机构中位于滑行板两 侧前、后共四个的重力传感器及微控制器控制两组动力机构中的电机转动速率, 完成使用者希望的前进、停止、转向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 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 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参见图1示,一种滑行板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机构中位于滑行板内的重力 传感器及微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中的电机转动速率,步骤为:
S10-重力传感器监测到重力;
S20-重力传感器将重力值转化为电信号数据输出至微控制器;
S30-微控制器数据处理;
S40-微控制器向电机输出控制信号,电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动。
其中,重力传感器共设置有四组,设置于踏板四角。
在S10中,四组微控制器同时监测到重力时,电机启动。
在S40中微控制器数据处理时,分别出现如下情况:
(1)滑行板左侧前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大于左侧后端重力传感器监 测到的重力时,左侧电机正向转动,转动速率随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 重力差值变大而变大;右侧前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大于右侧后端重力传 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时,右侧电机正向转动,转动速率随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 测到的重力差值变大而变大。
(2)在两组电机均正向转动时,当左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 总和大于右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总和,左侧电机转动速度小于 右侧电机转动速率,滑行板向左转向。
(3)在两组电机均正向转动时,当左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 总和小于右侧前、后端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重力总和,左侧电机转动速度大于 右侧电机转动速率,滑行板向右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恩广,未经程恩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