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浆液脱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7842.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红;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80;B01D53/50;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浆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尾气处理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浆液脱氯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对烟气脱硫浆液中氯离子的脱除,采取对脱硫石膏脱水过滤液与臭氧反应,释放出氯气,除氯的过滤液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硫浆液中氯离子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燃煤中含氯通过燃烧形成氯化物随烟气进入脱硫塔,在湿法洗涤下进入脱硫浆液;二是工艺水中带入,水分在脱硫塔中蒸发,氯离子积累下来。
研究表明氯离子长期在水中>1000mg/L有极高的极性促进腐蚀反应,又有很强的穿透性,容易穿透金属表面的保护膜,造成缝隙腐蚀和孔蚀。化工行业中,很多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耐氯离子腐蚀性能较差。而目前许多电厂湿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0mg/L,运行风险极大,如何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5000mg/L,成为电厂控氯的指标。
浆液中氯离子的危害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氯离子对脱硫塔内件的腐蚀,特别是对环保要求超低排放后为了强化塔内气液接触或提高除雾效率等增加的运动部件的腐蚀;二是使脱硫石膏氯离子含量增高,影响副产的价值。
一些电厂企业,为了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应对脱硫石膏的出路问题,自觉的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但控制的方法是采取水稀释的方式,即采取增加排放废水的方式。这种废水是含有汞等重金属的,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因此,应严控烟气脱硫废水排放,那么如何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即脱氯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湿法脱硫浆液氯离子的累积存在的危害,提出一种脱硫浆液脱氯的方法,以达到降低浆液中氯离子含量,使吸收塔内件安全运行和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一种脱硫浆液脱氯的方法,是采取对脱硫石膏脱水过滤液与臭氧反应,释放出氯气,除氯的过滤液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臭氧发生器反生臭氧
以空气为原料,在板式臭氧发生器中发生臭氧;
b、臭氧与石膏脱水过滤液鼓泡反应
在鼓泡反应器中低速搅拌滤液,在釜底通入臭氧发生器中发生的臭氧,通过鼓泡反应,释放出氯气,氯气送后处理,除氯的过滤液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
鼓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式:O3+2Cl-+H2O=2OH-+O2+Cl2
本发明体现在以下几点:
(1)非浆液直接脱氯,而是对脱硫石膏脱水滤液进行脱氯,增强脱氯效率,避免脱硫浆液中脱硫中间产物对脱氯的干扰。
(2)臭氧是以空气作为原料,不消耗其他原料;以臭氧作为释放氯的氧化剂,工艺简单。
(3)在鼓泡反应器中通过鼓泡反应,释放出氯气,空气起到气提的作用,不用真空泵提供气体流动动力。
(4)除氯的过滤液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圆满解决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问题,减少废水排放。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
当浆液中氯离子含量超过5000mg/L时,让脱硫石膏脱水滤液经过搅拌反应釜,釜中不断通入在板式臭氧发生器中发生臭氧,通过鼓泡反应,释放出氯气,氯气送后处理,除氯的过滤液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维持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5000mg/L。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发明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中板式臭氧发生器1,鼓泡反应釜2;空气A,臭氧B,滤液C,氯气D,脱氯滤液E。
以空气A为原料,在板式臭氧发生器1中发生臭氧B;当浆液中氯离子含量为5000mg/L时,让脱硫石膏脱水滤液C经过鼓泡反应釜2,釜中不断通入臭氧B,通过鼓泡反应,释放出氯气D,氯气D送后处理,脱氯过滤液E氯离子含量为1000mg/L送回吸收塔,从而使浆液中氯含量降低,维持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5000mg/L。
实施效果:滤液脱氯率≥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非浆液直接脱氯,而是对脱硫石膏脱水滤液进行脱氯,避免脱硫浆液中脱硫中间产物对脱氯的干扰。(2)臭氧是以空气作为原料,不消耗其他原料;以臭氧作为释放氯的氧化剂,工艺简单。(3)通过鼓泡反应,释放出氯气,空气起到气提的作用,不用真空泵提供气体流动动力。(4)圆满解决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问题,减少废水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7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颗粒涂层对超滤膜改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相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