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组织灌流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6027.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霍波;郭萌萌;郭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高燕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组织 灌流 培养 装置 | ||
1.一种生物组织灌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流组件、加载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灌流组件与所述加载组件固定,加载组件用于承载灌流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加载组件固定,为加载组件提供固定支撑;
所述灌流组件用于为生物组织提供所需的生长环境;
所述加载组件用于对灌流组件施加向心力;
所述灌流组件包括法兰组件(1)、灌流腔体(2)、O型圈(3)、密封螺栓(4)、蠕动泵(6)、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8)、第一电刷(91)、第二电刷(92)、滑环(10)和中转瓶(7);
其中,所述滑环(10)主要包括两个铜环;
所述灌流腔体(2)、蠕动泵(6)和中转瓶(7)通过橡胶管(5)首尾依次顺连形成回路;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8)与蠕动泵(6)相连;第一电刷(91)和第二电刷(92)通过导线与灌流组件中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8)连接;所述第一电刷(91)和其中一个铜环形成接触;所述第二电刷(92)与另一个铜环形成接触,实现电流的导通;
所述灌流组件中的灌流腔体(2)为实体结构;在灌流腔体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安装孔;所述灌流腔体分为三段式结构,中间段用于放置生物组织样品,两侧分别为螺纹段,且螺纹段的内径大于中间段的内径;所述灌流腔体的其中一侧的端面上还设有螺纹孔;
所述密封螺栓(4)为阶梯型圆筒,分为两段;其中,大直径段设有外螺纹,小直径段外表面设有倒刺;
所述O型圈(3)分别置于灌流腔体(2)的两螺纹段与中间段形成的台阶面上;密封螺栓(4)的大直径段分别与灌流腔体(2)两侧的螺纹段螺纹配合后紧固在一起;灌流腔体(2)上在具有螺纹孔的一侧的密封螺栓(4)外表面套装法兰组件(1),且通过螺纹孔螺纹配合后与灌流腔体(2)固定连接;
所述加载组件包括:主轴(13)、蠕动泵固定装置(21)、中转瓶固定装置(22)、轴承(23)和轴套(16);
主轴(13)与轴承(23)配合的安装固定在固定组件的底座(26)上,且与底座(26)的上表面垂直;所述轴套(16)通过其中心孔与主轴(13)套接且固定在底座(26)上表面;中转瓶固定装置(22)和蠕动泵固定装置(21)的通孔依次穿过主轴(13),套接在主轴外表面且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为带有底座(26)、支架(25)和顶板(24)的固定架;
其连接关系为:
滑环(10)穿过主轴(13),固定在底座(26)的上表面,且滑环(10)的内径大于轴套(16)外径,轴套(16)与滑环(10)成内外嵌套的结构;第一电刷(91)和第二电刷(92)分别安装在中转瓶固定装置(22)下表面的不同位置处;中转瓶(7)置于中转瓶固定装置(22)上;蠕动泵(6)以及与蠕动泵(6)连接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8)置于蠕动泵固定装置(21)上;灌流腔体(2)固定在主轴上;
固定架的顶板(24)上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与主轴(13)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组织灌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固定装置(21)和中转瓶固定装置(22)结构如下:
蠕动泵固定装置(21)为圆盘结构,圆盘的中心设有用于与主轴(13)连接的通孔;沿圆盘的外圆周上开有多个用于悬挂蠕动泵(6)的大开口(17);相邻两个大开口之间设有小开口(18);
所述中转瓶固定装置(22)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所述中转瓶固定装置设有瓶托(19)和瓶夹(20);所述瓶托为圆盘结构,瓶托中心位置设有用于与主轴(13)连接的通孔,瓶托上端面沿瓶托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瓶夹;沿所述瓶托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开口;瓶托上设有多个用于与电刷固定的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灌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主轴上的中转瓶固定装置(22)的开口与蠕动泵固定装置(21)的大开口(17)贯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组织灌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法兰组件(1)与主轴固定的悬臂(14);
法兰组件是由法兰底盘(11)和圆柱筒(12)构成的整体结构;圆柱筒(12)位于法兰底盘(11)的上方;且圆柱筒(12)沿轴线方向设有开口,其余部分均匀设有通孔;
所述悬臂与法兰组件中的圆柱筒(12)结构相同,其悬臂的外径尺寸等于圆柱筒的内径尺寸;
法兰组件固定在灌流腔体(2)的一侧,悬臂对应的嵌套在圆柱筒(12)的内表面;其中,这里的对应是指悬臂的开口和法兰圆柱体的开口位于同一侧,且与外界贯通;悬臂与主轴的连接面设为与主轴外圆周面匹配的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60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收微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表活剂微乳液生产用发酵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