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5192.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芬;徐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安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电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放电后,用直流电按与放电电流相反的方向通过电池,使它恢复工作能力,这个过程称为电池充电;蓄电池里面有大量的硫酸等可供电离的溶液,当插上电源,电流就通过里面的铅板(有些电池不是铅)电离溶液,这样就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如果要使用,溶液就会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极输送出去;而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联,电池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联,充电电源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的总电动势;充电方式有恒电流充电和恒电压充电两种。
如今电池会采用充电电路充电,现有的充电电路有两种,第一种为二极管充电电路,因为二极管本身会产生0.3V以上电压,所以在大电流对电池充电时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损耗而导致发热严重,而且输入电流不会改变一直以较大电流充电;而第二种为两个CMOS管充电,此种电路也存在电流输入值无法改变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电压升高而减少充电电流的电池充电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包括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二极管、电池、电容、可调电阻;所述输入端的input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输入端的input端还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可调电阻的可调头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阻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电容的一端,所述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电池的一端,所述电池的另一端、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二极管的正极和输入端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电容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电池的正极,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
本发明通过使用一组分压电路与固定电压通过三极管做比较,使用一个大电流三极管控制输入,可以在高电压时减小输入电流,起到保护电池寿命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分压电路与固定电压通过三极管比较并采用大电流三极管控制输入,就能在高电压时减小输入电流来保护电池寿命的功能;2)采用极性电容性能更好,频率性更高,能用于精准电路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包括输入端J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二极管DW2、电池、电容C1、可调电阻RW1;所述输入端J1的input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输入端J1的input端还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可调电阻RW1的可调头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连接二极管DW2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W1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W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还连接电池的一端,所述电池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W2的正极和输入端J1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电容C1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电池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负极接地。
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通过电池电压经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可调电阻RW1分压获得的电压通过第二三极管Q2比较二极管DW2固定电压控制第一三极管Q1导通还是放大,当电池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分压就能提高使得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导致第一三极管Q1由导通状态进入放大状态使通过的电流逐渐变小,就能实现高电压时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在大电流对电池充电时就不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损耗而导致发热严重,从而实现电池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安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安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