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3744.2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4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佐光靖史;奥野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奇逻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73 | 分类号: | H04N9/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英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方法,尤其涉及对所拍摄的图像实施白平衡调整的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所拍摄的图像实施白平衡调整时,由于闪光的颜色和环境光的颜色不同,有时产生应该根据摄像图像的哪个区域调整白平衡的问题。例如,对于距离较近的被摄体和距离较远的被摄体而言,闪光相对于照射到被摄体的环境光的比率不同。因此,与根据摄像图像中的哪个被摄体区域调整白平衡对应,白平衡的调整结果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哪个被摄体区域调整白平衡成为问题。
作为针对这种问题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以考虑使闪光的颜色尽可能地接近环境光的颜色。因为如果闪光的颜色和环境光的颜色一致,则无论按照哪个被摄体区域,白平衡的结果都不会不同。并且,作为用于使闪光的颜色接近环境光的颜色的具体方法,不从一个发光源射出闪光,而是通过从多个发光源射出闪光,使基于从多个发光源射出的光的混色比从一个发光源射出光时更加接近环境光的颜色。在日本专利第5311963号中,使用两个发光源使闪光整体接近环境光。在日本特开2012-141445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第5007523号中,使用三个发光源使闪光整体接近环境光。
在使用多个发光源使闪光整体接近环境光的情况下,来自发光源的出射光的颜色在发光源彼此间越有差异,能够调整的范围越广。因此,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光。基于该观点,相比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两个发光源,如专利文献2及3那样使用三个发光源更容易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光。因为用两个发光源能够调整的范围一维地扩大,而用三个发光源能够调整的范围二维地扩大。
但是,在将发光源从两个变为三个时,在通过混色使闪光的颜色接近环境光的颜色时,两个发光源彼此的调整变为三个发光源彼此的调整,因而发光源的微妙控制变困难。另外,例如在进行降低各个发光源的个体差异的调整的情况下,对三个发光源的调整将难于对两个发光源的调整。
另一方面,在将发光源设为两个时,由于难以使闪光的颜色和环境光的颜色一致,因而如上所述有可能难以适当地调整白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摄像方法,使得容易进行发光源的控制和调整,而且使容易适当地调整白平衡。
本发明的摄像方法从两个发光源朝向被摄体射出光并拍摄被摄体,这两个发光源的出射光的色温彼此不同且能够可变地控制彼此的出射光的光量比,该摄像方法包括:光源颜色取得步骤,取得与环境光对应的光源颜色;预备摄像步骤,该预备摄像步骤包括在不从两个发光源发光的状态下拍摄被摄体的无发光步骤、和在从两个发光源发光的状态下拍摄被摄体的有发光步骤;发光源光量取得步骤,根据在所述预备摄像步骤中拍摄的被摄体的摄像图像,取得表示基于环境光的光量和基于所述两个发光源的合计光量之间的关系的光量信息;摄像步骤,划出通过xy色度坐标系上的与所述光源颜色取得步骤中取得的光源颜色对应的坐标的第1直线,使得该第1直线和连接xy色度坐标系上的与来自所述两个发光源的出射光的颜色对应的两个坐标的线段以规定的角度相交,根据此时的所述第1直线和所述线段的交点、以及在所述发光源光量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光量信息,以来自所述两个发光源的出射光的各光量对应于xy色度坐标系上的与所述交点一致或者接近所述交点的规定的点的方式,从所述两个发光源朝向被摄体射出光并拍摄被摄体;以及白平衡调整步骤,根据针对与所述发光源光量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光量信息对应的一个点的坐标而取得的白平衡调整用的校正值,对在所述摄像步骤中拍摄的图像实施白平衡调整,这一个点是通过所述规定的点以及xy色度坐标系上的与所述光源颜色对应的坐标的第2直线上的一个点,设用G信号将从所述无发光步骤的摄像图像得到的R信号、G信号及B信号归一化后的颜色成分比为P0_r、P0_g及P0_b,用G信号将从所述有发光步骤的摄像图像得到的R信号、G信号及B信号与从所述无发光步骤的摄像图像得到的R信号、G信号及B信号之间的差分归一化后的颜色成分比为P1_r、P1_g及P1_b,用G成分将基于所述两个发光源的出射光的混色的R成分、G成分及B成分归一化后的颜色成分比为P2_r、P2_g及P2_b时,根据以下的数学式1计算用G成分将环境光的光源颜色的R成分、G成分及B成分归一化后的Pe_r、Pe_g及Pe_b,
Pe_i=P0_i﹡P2_i/P1_i……(数学式1)
其中,所述数学式1分别适用于i=r、i=g和i=b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奇逻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奇逻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3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