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设备及堆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0103.1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系统故障 处理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设备及堆叠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堆叠系统故障恢复的效率。该方法包括:主控设备检测堆叠系统中是否有成员设备为故障设备;若堆叠系统中有成员设备为故障设备,主控设备向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设备发送故障处理信息,以便于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设备收到故障处理信息,成员设备根据故障处理信息进行故障恢复。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堆叠系统故障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设备及堆叠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连接中,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健壮性,这里的备份连接被称为冗余链路.但是冗余链路也会使网络存在环路,使网络资源消耗增加,甚至造成网络中断。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堆叠技术,能够在提高网络的健壮性的同时,降低网络资源消耗并简化网络设计。堆叠技术是通过堆叠链路连接将多台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连接在一起组成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SS),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具体的,通过堆叠技术形成的堆叠系统常常由多台配置相同的设备通过堆叠链路连接而成,对外呈现为一台虚拟的较大型的设备。堆叠系统中的这些网络设备统称为堆叠系统的成员设备,参与堆叠的成员设备中,其中一台设备为主控设备(Master),其他设备都为从属设备(Slave)。其中主控设备处于激活状态(Active),充当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其配置生效;而从属设备则处于备用状态(Standby),其配置不生效。
但是,堆叠系统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情况,虽然现有技术中针对堆叠系统分裂、堆叠系统合并等情况存在相应的检测与自动恢复对策,但针对出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堆叠系统异常,则无相应的自动恢复措施。例如在堆叠系统中,堆叠成员设备之间通过堆叠线路传递报文,当因堆叠线路自身原因导致报文丢失时,需要针对报文具体类型而进行不同的异常恢复处理,处理过程复杂;又如在堆叠系统中,堆叠成员设备之间通过堆叠线路传递报文,在堆叠系统由多个堆叠成员组成的情况下,会存在部分堆叠线路的数据流量负载过重,而部分堆叠线路的数据流量负载较轻的情况,由于堆叠系统内成员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是提前确定的,所以不能实时感知变化并进行流量的负载调节。在上述情况中,成员设备均自行处理相关的异常并进行故障恢复,或者需要用户感知相关异常或故障后进行人为干预,才能使堆叠系统恢复正常,从而使堆叠系统占用资源较多,降低了堆叠系统的效率,并使堆叠系统稳定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设备及堆叠系统,能够提高堆叠系统故障处理的效率,减少堆叠系统中进行故障处理所消耗资源,保证堆叠系统的容错性及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由多个成员设备组成的堆叠系统,多个成员设备中包括一个主控设备,包括:主控设备检测堆叠系统中是否有成员设备为故障设备;若堆叠系统中有成员设备为故障设备,主控设备向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设备发送故障处理信息,以便于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设备收到故障处理信息,成员设备根据故障处理信息进行故障恢复。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主控设备获取堆叠系统中成员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设备信息检测堆叠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设备;若堆叠系统中存在故障设备,主控设备根据设备信息与故障类型信息获取故障处理信息,并向堆叠系统中所有成员设备发送故障处理信息,主控设备预设故障类型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故障处理信息包括:成员设备标识、故障模块标识、故障事件标识、故障优先级、故障恢复行为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故障类型信息包括:故障模块标识、故障事件标识、故障优先级、故障恢复行为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