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6775.5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陆闻;陆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人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22 | 分类号: | E01C5/22;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地址: | 2144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 蓄水 海绵 地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砖,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
背景技术
近几年,当遇强暴雨袭击,城市容易发生内涝。产生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概念就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随着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大力倡导,制备适用于海绵城市化建设的渗水快、蓄水量大的海绵地砖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渗水快、蓄水量大的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所述地砖主要由表层和底层复合而成,所述表层和底层均由废旧橡胶颗粒压制而成,所述表层的颗粒平均粒径小于底层的颗粒平均粒径;所述底层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交错设置有导水槽,在导水槽交错的节点处设置有蓄水槽。
所述表层废旧橡胶颗粒平均粒径为0.5-2mm。
所述底层废旧橡胶颗粒平均粒径为3-6mm。
所述蓄水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铺设后,雨水可以从表层快速渗透,经过底层的快速分散疏导,底面上的导水槽、蓄水槽在快速疏导的同时,起到蓄水作用。当暴雨降临时,可通过本发明海绵地砖,起到快速渗水作用,减轻地下排水管压力,雨过天晴,地砖的蓄水能力,可逐渐挥发,缓解空气干燥的压力,且不易起尘,可减少雾霾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的仰视图。
其中:
表层1;
底层2;
导水槽3;
蓄水槽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所述地砖主要由表层1和底层2复合而成,所述表层1和底层2均由废旧橡胶颗粒压制而成,所述表层1的颗粒平均粒径小于底层2的颗粒平均粒径;所述底层2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交错设置有导水槽3,在导水槽3交错的节点处设置有蓄水槽4,所述蓄水4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所述表层1废旧橡胶颗粒平均粒径为0.5-2mm。
所述底层2废旧橡胶颗粒平均粒径为3-6mm。
本发明高渗水高蓄水海绵地砖铺设后,雨水可以从表层快速渗透,经过底层的快速分散疏导,底面上的导水槽3、蓄水槽4在快速疏导的同时,起到蓄水作用。当暴雨降临时,可通过本发明海绵地砖,起到快速渗水作用,减轻地下排水管压力,雨过天晴,地砖的蓄水能力,可逐渐挥发,缓解空气干燥的压力,且不易起尘,可减少雾霾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人人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人人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6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匝道路面结冰的太阳能电热铺道板
- 下一篇:一种擦手纸原纸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