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鳖用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0779.2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东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20/142;A23K20/174;A23K20/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具体涉及一种鳖用饲料。
背景技术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和味道鲜美的特点,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自然鳖源锐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鳖养殖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目前人工养鳖发展较快,但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工厂化养鳖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日常管理不到位、选用配合饲料不当,容易造成鳖病频繁发生,死鳖率增高;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在日益关注人类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类食源的安全性,尤其涉及饲料对动物体健康的影响;此外许多鳖用饲料投喂后,鳖不喜食造成饲料残留多,鳖摄食饲料后转化率低,并排放大量的氮、磷,从而造成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引发鳖病害流行,死亡严重,有效提高鳖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本发明饲料组成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降低饲料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饲料转化率高的鳖用饲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鳖用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0-30份、河虾肉30-50份、小麦粉30-50份、鱼腥草20-40份、鸭蛋黄10-20份、河蚌肉10-20份、复合维生素8-10份、氨基酸2-4份、植物油8-10份、赖氨酸2-4份、水40-60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0份、河虾肉30份、小麦粉30份、鱼腥草20份、鸭蛋黄10份、河蚌肉10份、复合维生素8份、氨基酸2份、植物油8份、赖氨酸2份、水40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5份、河虾肉40份、小麦粉40份、鱼腥草30份、鸭蛋黄15份、河蚌肉15份、复合维生素9份、氨基酸3份、植物油9份、赖氨酸3份、水50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30份、河虾肉50份、小麦粉50份、鱼腥草40份、鸭蛋黄20份、河蚌肉20份、复合维生素10份、氨基酸4份、植物油10份、赖氨酸4份、水6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配方科学合理;
(2)能量和蛋白平衡;
(3)饲料转换率高,能促进鳖的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鳖用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0-30份、河虾肉30-50份、小麦粉30-50份、鱼腥草20-40份、鸭蛋黄10-20份、河蚌肉10-20份、复合维生素8-10份、氨基酸2-4份、植物油8-10份、赖氨酸2-4份、水40-60份。
实施例二:
一种鳖用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0份、河虾肉30份、小麦粉30份、鱼腥草20份、鸭蛋黄10份、河蚌肉10份、复合维生素8份、氨基酸2份、植物油8份、赖氨酸2份、水40份。
实施例三:
一种鳖用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25份、河虾肉40份、小麦粉40份、鱼腥草30份、鸭蛋黄15份、河蚌肉15份、复合维生素9份、氨基酸3份、植物油9份、赖氨酸3份、水50份。
实施例四:
一种鳖用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鲫鱼肉30份、河虾肉50份、小麦粉50份、鱼腥草40份、鸭蛋黄20份、河蚌肉20份、复合维生素10份、氨基酸4份、植物油10份、赖氨酸4份、水60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东,未经张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