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化疗治疗肝郁蕴热型胰腺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9496.6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3626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张云;刘庆战 申请(专利权)人: 张云
主分类号: A61K36/896 分类号: A61K36/896;A61P1/18;A61P35/00;A61K35/618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合 化疗 治疗 肝郁蕴热型 胰腺癌 中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化疗治疗肝郁蕴热型胰腺 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胰腺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少见,多见于40~60岁,男比女多,胰腺 癌多发生在胰头部,仅少数发生在胰体和胰尾部。胰腺癌由于癌肿发生的部 位及病程的早晚不同,临床症状各异。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胰体 及胰尾部,大多向腰背部放射。病情在发展过程中可有黄疸,晚期可出现腹 部肿块,发热,锁骨上淋巴结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 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咖啡、吸烟和慢性胰腺疾病有关。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凶 险的恶性肿瘤,虽然我国每2万人中大约有1人患有胰腺癌,但该病发展速 度快病死率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报告,胰腺癌1年生存率为8%,5年生 存率3%。我国统计资料5年生存率仅5%左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显著上升, 美国胰腺癌发病率10年间升高了3倍,2010年新发病43140例,死亡36800 例,居恶性肿瘤发病第十位,死亡率却高居第四位。我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 人数上升趋势更是非常显著,近20年发病率增长约6倍。根据全国38个登 记处2007年肿瘤登记数据,胰腺癌发病居恶性肿瘤第7位,病死率居恶性肿 瘤第6位。

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经常表现为类似于其他脏器病变的症状,导 致一些有症状的被误诊误治,大多数确诊为胰腺癌者已是有远处转移或向远 处转移迹象的中晚期胰腺癌,但是西医对胰腺癌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只能是 手术、放疗、化疗,切了再切,直到生命结束,病人一直在痛苦中度过,只 有不足20%患者存在根治手术希望。大多数胰腺癌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腹 痛、黄疸、食欲差等症状,一半左右患者会发生上腹不适、腹胀、乏力症状, 约两成患者有腰背痛、腹泻、黑便,体重减轻是胰腺癌患者最多见的症状。早 期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不适、食欲差、腹胀、乏力,一旦发生体重下降、腹 痛、黄疸则提示可能为中晚期。中医称胰腺为脾积,胰腺黄疸、胃痛都是由 脾虚引起的。目前,临床多不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多采用中医药 综合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的发展过程,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 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胰腺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适当化疗,结合长期中医药治疗,有 可能取得良好疗效;中期多手术姑息治疗,如手术不能切除,可行胆囊空肠 吻合术以缓解黄疸,同时中医药治疗,也可配合放疗、化疗等;晚期则以中 医药和对症治疗为主,或结合小剂量化疗。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痞块”、“黄疸”、“积聚”等范畴,其 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 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在《内经》也早已认识到本病与饮食肥甘及黄疸 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 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 久则脾虚,脾虚生湿,郁而化热,迁延日久,则致气滞血瘀,热毒内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 增加化疗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结 合化疗治疗肝郁蕴热型胰腺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化疗治疗肝郁蕴热型胰腺 癌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金丝梅、腺花香茶菜、金老梅花、算盘七、赤 阳子、萍蓬草子、红簕钩、小鬼钗、西施舌、蚬壳、疬子草、黑种草、窝儿 七、黄蜀葵茎、野火球、银南星、浙雁皮和铺地罗伞。

所述中药中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丝梅20~35份、腺花香茶菜 8~15份、金老梅花25~35份、算盘七15~30份、赤阳子20~30份、萍蓬 草子30~50份、红簕钩25~40份、小鬼钗18~30份、西施舌35~50份、 蚬壳10~20份、疬子草20~35份、黑种草15~30份、窝儿七10~25份、 黄蜀葵茎16~34份、野火球15~25份、银南星10~20份、浙雁皮20~40 份和铺地罗伞30~5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未经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9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