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7305.2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淼泉压缩机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薄板 零件 加工 改进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薄板类零件是制造领域经常遇到的工件类型,多用于光电元件的定位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为了减轻重量,材质多以铝合金为主,厚度较薄,刚性较差。作为一种用于光学食品检测设备上的小型薄板类零件开关支架,其对表面质量和形位公差要求较高,上下底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上下底面对上端侧面有垂直度要求,同时,该零件需要加工的特征较多,几乎所有面都有加工特征,多个棱边都需要倒角。
目前,对于这类小型薄板类零件开关支架的加工,通常采用加工中心综合加工成型,单个零件分多序进行,毛坯选用尺寸为8mm×20mm×80mm的铝条,采用精密平口虎钳进行装夹,先进行正面外轮廓、螺纹、腰形槽与倒角等特征的加工,然后倒面装夹,铣平面及各倒角加工,保证厚度要求,最后竖直夹持工件,加工侧面M3螺纹孔。然而,这类传统的加工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下料占用人力及设备;毛坯的利用率低;机床频繁换刀,占用大量工时造成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装夹易变形且尺寸不容易保证,废品率高,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该改进工艺装夹简单、操作简便,通过采用单序多件的加工方法,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毛坯材料使用率。
本发明是一种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所述的改进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毛坯,b)加工装夹孔,c)加工中心综合加工反面,d)加工中心铣削正面上下侧立面,e)加工中心综合加工正面剩余特征,f)加工侧立面M3螺纹。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选择的毛坯材料为轧制铝合金拉丝覆膜板料,其尺寸为300mm×180mm×5m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加工装夹孔包括:加工毛坯左右两侧的销孔和加工毛坯上下两侧的8个通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加工中心综合加工毛坯反面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销孔定位、螺纹夹紧方式装夹毛坯;2)加工中心以单序多件加工方式加工反面外轮廓、腰形槽、两个棱边倒角、M3螺纹孔倒角。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加工中心铣削正面上下侧立面包括如下步骤:1)将毛坯调面并采用销孔定位、螺纹夹紧方式装夹毛坯;2)加工中心以单序多件加工方式铣削上下侧立面至规定尺寸。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加工中心综合加工正面剩余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自制平板压紧毛坯;2)加工中心以单序多件加工方式铣削左右侧立面至规定尺寸;3)加工棱边倒角以及钻M3螺纹孔至规定尺寸。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f)中,加工侧立面M3螺纹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平板压紧方式竖直夹持多个工件;2)加工中心以单序多件加工方式加工侧立面M3螺纹。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该改进工艺装夹简单、操作简便,通过采用单序多件的加工方法,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毛坯材料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小型薄板类零件加工的改进工艺的工序步骤图;该改进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毛坯,b)加工装夹孔,c)加工中心综合加工反面,d)加工中心铣削正面上下侧立面,e)加工中心综合加工正面剩余特征,f)加工侧立面M3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淼泉压缩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淼泉压缩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7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