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作物长势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766.2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欧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潼南县郭坡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7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长势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长势监控系统,属于农作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需要经常针对农作物进行监控,以便能够改善农作物成长的环境,更方便农作物成长,对农作物实现监控。特别是有助于针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监控分析研究,从而有效地改善农作物成长的环境。目前针对农作物的监控一般只是测试一些简单参数,并取样测试,无法进行全面监控,本系统则可以实现有效地针对农作物长势进行监控和分析,从而便于针对农作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长势监控系统,以便更好地针对农作物棒进行监控,有效地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更方便针对农作物生长进行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作物长势监控系统,包括承载支撑座,承载支撑座上垂直连接有支撑承载柱,其中,支撑承载柱顶部安装有活动柱,活动柱上连接有监控器支架,监控器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支撑承载柱在活动柱的下部位置上安装有第二活动连接套,第二活动连接套上连接有定位板;支撑承载柱在第二活动连接套的下部位置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接套,第一活动连接套的一侧位置上连接有切割板,另一测位置上连接有上棒夹和下棒夹;第一活动连接套的下部位置上安装有活动棒;支撑承载柱下部位置上安装有螺柱,螺柱上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有铲刀,另一端连接有推把;铲刀与承载支撑座之间位置安装有采集器;采集器上连接有定位柱;采集器上安装有信号线与安装在承载支撑座上的显示仪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摄像头上安装有信号线与安装在支撑承载柱上方位置的监控器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活动连接套和第二活动连接套上均安装有调节螺丝。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能够有效地针对农作物进行监控,便于更好地测试农作物成长过程中的多种参数,从而有助于跟踪农作物成长的环境,更好地针对农作物成长过程进行跟踪和研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实施例中的农作物长势监控系统,包括承载支撑座,承载支撑座上垂直连接有支撑承载柱,其中,支撑承载柱顶部安装有活动柱,活动柱上连接有监控器支架,监控器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支撑承载柱在活动柱的下部位置上安装有第二活动连接套,第二活动连接套上连接有定位板;支撑承载柱在第二活动连接套的下部位置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接套,第一活动连接套的一侧位置上连接有切割板,另一测位置上连接有上棒夹和下棒夹;第一活动连接套的下部位置上安装有活动棒;支撑承载柱下部位置上安装有螺柱,螺柱上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有铲刀,另一端连接有推把;铲刀与承载支撑座之间位置安装有采集器;采集器上连接有定位柱;采集器上安装有信号线与安装在承载支撑座上的显示仪器相连接。摄像头上安装有信号线与安装在支撑承载柱上方位置的监控器接口相连接。第一活动连接套和第二活动连接套上均安装有调节螺丝。
该发明系统具体实施时,利用摄像头从顶部拍摄整个农作物成长的情况,数据通过监控器接口拷贝,或者连接其他仪器予以显示。调节第二活动连接套的位置,可以利用定位板来定位农作物成长的高度,便于正确测量农作物成长的高度。第一活动连接套上的上棒夹和下棒夹可以相互配合,便于针对农作物棒进行测量和表征。活动棒有助于协助切割板进行切割取样,便于进一步分析。同时,利用铲刀可以针对农作物成长的土样进行取样分析,可以利用采集器采集数据,数据可以在显示仪器上予以显示。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潼南县郭坡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潼南县郭坡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A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协议解析的电网工控安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