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341.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晖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耳机 声音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 及耳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耳机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是将音频 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产生声波直接传递到使用者的耳朵。根据耳机跟放音 设备连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其中有线连接使用音 频信号线和耳机插座接口来连接,无线连接则普遍采用蓝牙技术进行连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听力受损人员在使用耳机时听不见或听不清楚部分声 音,比如很多老人在接打电话时经常听不清楚对方说话,尤其是对方身处嘈杂 环境时。如果一味地加大手机的输出音量,又会导致音量过大而引起耳朵的不 适。
又如,虽然专业的助听设备(即助听器)可以解决部分听力受损人员的听 力问题,但是因为助听设备存在佩戴不舒适、验配环节复杂、价格昂贵、需要 长期佩戴等问题,很多人不愿意佩戴,而且对于很多听力受损人员(尤其是老 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长期佩戴助听器,而是在看电视等需要的时候才使用。
又如,使用者在使用耳机过程中往往会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对老年人等听 力受损者来说更是如此,这会让使用者在使用耳机过程中听不到门铃声、敲门 声、电话铃声、警报声等重要的声音,从而影响到耳机的使用。
再者,因为耳机不宜长时间持续佩戴使用,有时候需要摘下耳机,但是耳 机跟放音设备(如手机)往往还是处于连接状态(有线或蓝牙连接),如果这 时候手机来电话或者有事件提醒,使用者就会因为听不到而错过。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及 耳机,其能够在实现普通耳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包括助听、监听等功能, 提升了耳机的使用效果,解决了听力受损者的实际问题;同时该耳机还能智能 识别耳机的使用状态,支持声音外放功能,这样使用者在摘下耳机的情况下也 不会错过手机来电铃声、事件提醒等重要信息,提升了耳机使用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所述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耳机自带的麦克风采集的外界声音;
判断所述外界声音是否为需要提醒的声音;
如果判断出所述外界声音为需要提醒的声音,则对所述外界声音进行放大 处理;
将放大后的所述外界声音与当前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叠加输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装置,所述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 装置包括:
外界声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自带的麦克风采集的外界声音;
声音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外界声音是否为需要提醒的声音;
放大模块,用于如果判断出所述外界声音为需要提醒的声音,则对所述外 界声音进行放大处理;
叠加输出模块,用于将放大后的所述外界声音与当前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 叠加输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面所述的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装置的耳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可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操作,更好地满足听力受损人员的需求;另外,通过自 带的麦克风来采集外界声音,以使耳机可作为独立的助听器使用;耳机具有监 听功能,在使用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时候,通过麦克风实时监听外界声音, 从而不会错过重要的声音;再者,在外放声音输出模式下,将音频信号大功率 对外播放,让使用者在不佩戴耳机的情况下也能听到。而且耳机能够智能识别 当前的工作模式,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正在佩戴耳机,当用户在使用耳机过程 中摘下耳机后,耳机自动转为外放声音输出模式,无需用户干预。本发明能够 在实现普通耳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包括助听、监听等功能,提升了耳机 的使用效果,解决了听力受损者的实际问题;同时该耳机还能智能识别耳机的 使用状态,支持声音外放功能,这样使用者在摘下耳机的情况下也不会错过手 机来电铃声、事件提醒等重要信息,提升了耳机使用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晖,未经王晓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设备的联网工作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扬声器的耐疲劳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