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气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286.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痰气 互结型 支气管哮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痰气互结型支 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 反应,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于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西医常采用抗炎、解痉、平喘法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改 善易患体质,因此病情仍会反复发作且逐年加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 中,申请人采用中医中药依据病因,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不但取 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痰气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 剂。本病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 哮喘发病的病因为“痰瘀伏肺”,而病本为“肺肾气虚”;辨证治疗 痰气互结型支气管哮喘应以化痰降气、益气补肺为原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痰气互结型 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款冬花6-12份、 猪獠参40-50份、栝楼皮12-18份、独叶白芨12-18份、睡菜根15-21 份、猪笼草20-30份、海松子6-11份、盐麸子12-16份、庵摩勒10-18 份、白克马叶16-22份、百尾笋20-30份、石仙桃12-18份、石吊 兰25-35份。
优选的:款冬花9份、猪獠参45份、栝楼皮15份、独叶白芨 15份、睡菜根18份、猪笼草25份、海松子8份、盐麸子14份、庵 摩勒14份、白克马叶19份、百尾笋25份、石仙桃15份、石吊兰 30份。
将上述中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猪獠参治肾虚腰痛、咳嗽 气喘;栝楼皮润肺化痰、利气宽胸;独叶白芨补肺止咳化痰、止血 生肌;睡菜根润肺止咳、消肿、降血压;猪笼草清肺润燥、行水解 毒;海松子养液息风、润肺滑肠;盐麸子生津润肺、降火化痰;庵 摩勒化痰生津、止咳解毒;白克马叶润肺止咳;百尾笋润肺止咳、 健脾消积;石仙桃养阴清肺、利湿消瘀;石吊兰清肺消痰、凉血止 血、祛湿化滞、通络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80例门诊病例经临床确诊为痰气互结型支 气管哮喘,年龄33~56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 44岁,平均病程4年。
2、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 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 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 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 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气管激发 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增加15%以上,且 FEV,绝对值增加>200ml);③PEF一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以上1-4条或4、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痰气互结型证候: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胁胀,咳嗽 痰多,痰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促,但坐不得卧,苔白滑,脉弦 滑。
3、治疗方法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款冬花9g、 猪獠参45g、栝楼皮15g、独叶白芨15g、睡菜根18g、猪笼草25g、 海松子8g、盐麸子14g、庵摩勒14g、白克马叶19g、百尾笋25g、 石仙桃15g、石吊兰30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早晚2 次服用,治疗7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4、疗效标准痊愈:咳、喘、痰等主症消失,脾肾阳虚证明显 改善如常人,随访两年未发,或有轻度发作未服药物能自行缓解。 显效:咳、喘、痰等明显减轻,随访两年中,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好转:咳、喘、痰均有所好转;无效:咳、 喘、痰证均无改善,哮喘发作如前,甚或加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彬,未经刘洪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