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3246.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1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孔杰;张鹏;杜建春;万连平;高升焘;刘泽淼;林均馨;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 装置 | ||
1.一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钳臂(1);
第二钳臂(2);
连接结构,用于将交叉放置的所述第一钳臂(1)和所述第二钳臂(2)可转动连接,并将所述第一钳臂(1)分为第一操作段(11)和第一工作段(12),将所述第二钳臂(2)分为与所述第一操作段(11)相对的第二操作段(21),和与所述第一工作段(12)相对的第二工作段(22);
打孔针(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段(12)上,具有用于穿线的穿线孔或穿线凹槽(30);
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与所述打孔针(3)相对,能够容许所述打孔针(3)穿过;
所述第一操作段(11)和所述第二操作段(21)的内壁之间还设有弹性撑开结构;
所述打孔针(3)为圆弧形,所述打孔针(3)与所述第一工作段(12)具有相接点,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与所述相接点在所述第一工作段(12)绕所述连接结构转动时,绕所述连接结构转动的转动半径相同;
所述穿线凹槽(30)设置在所述打孔针(3)内部,具有底面(33),和沿所述打孔针(3)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所述第一侧面(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面(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面(33)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两个相对的容线空间(36、37),所述第一侧面(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面(32)的另一端向所述底面(33)的同一侧延伸,并相互靠近,形成穿线口(34);
与所述第一侧面(31)相对的所述打孔针(3)外壁部分向所述底面(33)方向凹陷弯曲形成第一凹面(301),与所述第二侧面(32)相对的所述打孔针(3)外壁部分向所述底面(33)方向凹陷弯曲形成第二凹面(302),所述第一凹面(301)和所述第二凹面(302)的靠近所述穿线口(34)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二侧面(32)连接,并向外凸起形成圆滑凸起(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滑凸起(35)向外凸出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打孔针(3)外壁所在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作段(22)稳定限位在目标打孔位置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具有朝向所述打孔针(3)的端面(51),所述端面(51)为凹形圆弧面,且设有防滑纹理(52),并且所述限位块(5)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且能够容许所述打孔针(3)穿过的第二通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限位块(5)上的安装槽(53),设在位于所述安装槽(53)内部的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的安装通孔,以及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的安装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朝向所述安装槽(53)底面的部分,与所述安装槽(53)底面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并且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安装通孔间隙安装,以使得所述限位块(5)能够以所述安装轴为圆心来回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设在所述第一钳臂(1)上的第一连接孔,设在所述第二钳臂(2)上的第二连接孔,以及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后将所述第一钳臂(1)和所述第二钳臂(2)可转动连接的连接轴(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臂(2)的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设有阻挡凹槽(7),所述第一钳臂(1)的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位于所述阻挡凹槽(7)内部,且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阻挡面(81)和两个相对的第二阻挡面(82);
所述第一工作段(12)和所述第二工作段(22)向着靠近彼此的方向绕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阻挡面(81)与所述阻挡凹槽(7)的内壁接触阻挡;
所述第一工作段(12)和所述第二工作段(22)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绕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阻挡面(82)与所述阻挡凹槽(7)的内壁接触阻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嘴棒输送管道清洗机引线发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