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实验课防治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0923.4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阳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N65/4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实验 防治 黄瓜 细菌性 叶枯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学 生物实验课防治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根据所学生物知识,按照生物实践课的要求,对菜园 内已发病的黄瓜进行观察研究,确认为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后,试图 揭示其发病原因和研究防治方法。黄瓜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危害幼茎和叶柄。幼叶染病时症状不明显,成叶叶面出现黄化区, 叶背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病斑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处叶面凸 起,变薄,白色、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中间半透明,病斑 边界不明显,具黄色晕圈,有时菌脓不明显,有时在叶片背面有白 色干菌脓。幼茎染病,病茎开裂。果实染病,在果实上形成圆形灰 色斑点。目前,对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还以化学防治为主,不 仅对黄瓜果实和栽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还危害人们的身 体健康。因此,并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开展生物防治试验 显得尤为重要,实验研究证明,生物防治不但效果显著,而且无农 药残留,环保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效果显著、无农药残留、无环境 污染的生物防治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防治黄瓜细 菌性叶枯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瓜种可用50度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2)施足基肥,雨后及时排水,株行间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采用中草药制成的生物农药防治,所述生物农 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制成:九节茶32-40份、了哥王根28-34 份、三颗针18-24份、一枝黄花30-40份、白菖24-32份、白毛夏 枯草35-41份。
优选的:九节茶36份、了哥王根31份、三颗针21份、一枝黄 花35份、白菖28份、白毛夏枯草38份。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优选方案称取中草药九节茶360克、了哥 王根310克、三颗针210克、一枝黄花350克、白菖280克、白毛 夏枯草380克干品,经植物粉碎机粉成细末,按照中药熬制方法分 别加适量水熬3遍,把每遍熬制的滤液合并,用多层纱布和滤纸过 滤,加热浓缩滤液到质量浓度为0.8kg/L,即得本中草药制成的生物 农药。
各中草药的药性:九节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 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和副伤 寒杆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了哥王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三颗针能抑制出血性黄疸型钩端螺 旋体的生长,对常见的部分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一枝黄花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舒氏、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 作用;白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及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 白毛夏枯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田间试验
1、在山东省沂南县自家黄瓜园内对黄瓜细菌性叶枯病进行防 治,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采用 中草药制成的生物农药防治;对照组供试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 性粉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2、供试植物及病害:供试黄瓜品种“津春3号”,黄瓜细菌性 叶枯病。
3、基本条件: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管理水平一般,黄瓜 生长中期。
4、试验设计:生物农药田间设200、250倍液两个浓度,兑水 药量35kg/亩。对照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兑水药量35kg/亩。共4个处理,3 次重复。3月23日黄瓜中上部叶片开始出现病斑时进行施药,使用 背负式超绿16型喷雾器,定量均匀喷雾。
5、调查内容及方法施药后7天开始进行调查,采取五点取样 法,定点不定株,定叶数不定叶的办法,每点调查30张叶片(下部 10张,中部10张,上部10张),分级调查病情,统计发病率和病情 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病情分级标准:0级,叶上无病斑;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4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4~1/2;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2~3/4;4级,病 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3/4以上。
病情指数(%)=∑(病级×该病级的叶片数)×100/最高病级 ×总叶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阳,未经高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0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种子幼苗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白菜地蛆的防治药物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