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0171.1 申请日: 2015-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5381128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9
发明(设计)人: 陈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 陈玉华
主分类号: A61K36/888 分类号: A61K36/888;A61K36/804;A61K9/16;A61P25/02;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300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辅助 针灸 治疗 神经 麻痹 中药 冲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周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外周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其常见发病部位有面部、口舌、四肢、指端、皮肤、肩背、胸腹等处,肌体部位不同,肌体出现的病症也有所差异,通常会出现神经、肌肉的麻痹,引起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的运动障碍,如面神经是外周神经中最易麻痹的神经,面神经麻痹会引起面部歪斜,表情动作消失,眼裂变大而不能闭合,口角歪斜鼓气漏气等。

目前,西医对于外周神经麻痹并无特效药物,通常采取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严重者采用激素及加兰他敏等西药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西药治疗外周神经麻痹周期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药量需要逐渐增加,但是药物效果会随着耐药性的产生逐渐降低甚至消失,且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通常只采用营养神经药物做辅助治疗手段。

外周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痹证”、“痿证”等范畴,本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气血痹阻、运行不畅、脉络不通、筋脉失养所致。对于外周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针灸在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等方面功效显著,另针灸治疗简单方便,成本低,副作用少,获得了广泛肯定。但有些病症使用针灸治疗时,在取穴上有所不便,同时针灸在补益方面有其局限性,因此使用中药内服辅助针灸治疗本病疗程更短,疗效更为显著。故本发明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养血祛风、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辅助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吸收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外周神经麻痹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养血祛风、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神经麻痹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桑枝70~84份、穿破石67~80份、当归63~77份、大红菇60~73份

桂枝57~70份、桑寄生54~67份、熟地51~64份、海松子48~60份

甘草45~57份、夜交藤42~54份、白术39~50份、隔山消36~47份

大枣33~44份、木通根30~41份、党参27~38份、老虎耳24~35份

杜仲21~32份、五加皮18~29份、川芎15~26份、地血香12~23份

独活8~20份、木天蓼子5~16份、牛膝3~13份、白僵蚕1~10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桑枝74~80份、穿破石70~77份、当归66~74份、大红菇63~70份、

桂枝60~67份、桑寄生57~64份、熟地54~60份、海松子51~57份、

甘草48~54份、夜交藤45~51份、白术42~47份、隔山消39~44份、

大枣36~41份、木通根33~38份、党参30~35份、老虎耳27~32份、

杜仲24~30份、五加皮21~26份、川芎18~23份、地血香15~20份、

独活10~16份、木天蓼子8~13份、牛膝5~10份、白僵蚕2~7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桑枝77份、穿破石74份、当归70份、大红菇67份、

桂枝64份、桑寄生61份、熟地57份、海松子54份、

甘草51份、夜交藤48份、白术45份、隔山消42份、

大枣38份、木通根35份、党参32份、老虎耳29份、

杜仲26份、五加皮23份、川芎20份、地血香18份、

独活14份、木天蓼子10份、牛膝7份、白僵蚕4份。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华,未经陈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0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