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行空时重叠协作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9408.4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马伟苹;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H04B7/026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行 重叠 协作 通信 方法 | ||
1.一种串行空时重叠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串行时空重叠协作通信的基本模型,在所述基本模型中设置有发送节点(S)、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
步骤二,所述发送节点(S)将符号序列进行串行时域重叠编码形成编码符号序列后发送;
2a)、所述发送节点(S)将随机双极性两进制符号序列进行无相对移位的重叠时分复用编码形成无相对移位编码符号序列,设重叠系数为K1;
2b)、所述发送节点(S)将经过无相对移位的重叠时分复用编码的无相对移位编码符号序列相加,再进行移位的重叠时分复用编码形成移位编码符号序列,重叠系数为K2;
2c)、所述发送节点(S)将经过移位的重叠时分复用编码的移位编码符号序列分别发送到所述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
步骤三,所述中继节点(R)接收所述发送节点(S)发送的编码符号序列进行放大处理形成放大编码符号序列后发送;
步骤四,所述目的节点(D)接收所述发送节点(S)发送的编码符号序列和所述中继节点(R)发送的放大编码符号序列,并将编码符号序列和放大编码符号序列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合并符号序列后再译码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行空时重叠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
3a)、所述中继节点(R)接收到所述发送节点(S)发送的移位编码符号序列,并对其进行放大形成放大移位编码符号序列,放大系数β为:
式中,hSR为发送节点(S)到中继节点(R)信道的衰落系数;
为发送节点(S)到中继节点(R)信道的噪声方差;
PS和PR分别表示发送节点(S)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
3b)、所述中继节点(R)将放大移位编码符号序列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行空时重叠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
4a)、所述目的节点(D)接收所述发送节点(S)发送的移位编码符号序列和所述中继节点(R)发送的放大移位编码符号序列;
4b)、在所述目的节点(D)采用最大比合并方式将接收到的移位编码符号序列和放大移位编码符号序列进行合并,
发送节点(S)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合并系数aSD为
中继节点(R)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合并系数aRD为
式中,hSR、hSD、hRD分别为发送节点(S)到中继节点(R)信道的衰落系数、发送节点(S)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衰落系数、中继节点(R)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衰落系数;
hSR*、hSD*、hRD*分别为hSR、hSD、hRD的共轭值;
分别为发送节点(S)到中继节点(R)信道的噪声方差、发送节点(S)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噪声方差、中继节点(R)到目的节点(D)信道的噪声方差;
采用最大比合并方式合并后的合并符号序列为
4c)、在所述目的节点(D)将合并符号序列采用Viterbi算法实现译码后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94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有机化工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全矿物营养元素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