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5986.0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宏;盛怀宇;许红杰;何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骏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液机用防 重复 污染 抽残液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包括残液漏斗、接液板、安装板、导向机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残液漏斗设置于接液板上,并且残液漏斗与设置于接液板内的通孔相通,接液板通过导柱与安装板连接,导柱的下端与第一气缸连接,第二气缸可驱动安装板在导向机构上滑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从结构形式上对现有注液机的抽残液机构进行改进,由现有的机械臂方式改为固定气缸及导向机构的驱动方式,简化了结构形式,优化了受力方式,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本发明规避了机械臂大幅度动作引起电解液飞溅造成的二次污染,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注液阶段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中,电池电芯在入壳之后需对电芯进行定量注入电解液的操作,电池内部注液量的精度要求非常苛刻,注液过多会导致电池漏液和鼓壳,注液过少会导致电池容量不足、内阻偏大、平台低及循环性差等问题。
在锂电池注液机注液过程中,当注液机构对电池注液完毕后,在对下一块电池注液之前,需对注液机构中残余的电解液进行抽取处理,以清除重复注液带来的误差累计,保证每次的注液量精度。
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机的抽残液机构中,残液接收装置安装在机械臂上,由机械臂带动整个抽取装置与注液嘴部分相对接并紧扣注液嘴部分,然后向注液腔体中通入干燥空气,以此来抽取残余电解液。此种抽取残夜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首先是机构复杂不合理,其机械臂受力悬臂长,受力条件要求苛刻,对各项要求都比较高;其次是在机械臂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残液飞溅,滴落在注液机各处造成浪费和腐蚀污染,并且在这种抽残液的方式下,注液嘴极易受到重复污染,造成下一个电池的重复污染,继而影响下一工序的进行和电池本身的品质。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抽残液的驱动模组在驱动方式上过于复杂,在原理上存在局限性,容易造成电解液的重复污染。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其结构简单,可以解决锂离子电池注液机在抽残液过程中出现的电解液重复污染等问题,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注液阶段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其结构简单,可以解决锂离子电池注液机在抽残液过程中出现的电解液重复污染等问题,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注液阶段的产品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包括残液漏斗、接液板、安装板、导向机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残液漏斗设置于所述接液板上,并且所述残液漏斗与设置于所述接液板内的通孔相通,所述接液板通过导柱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导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
作为本发明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柱上还套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接液板的两端设置有出液孔,并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通孔相通。
作为本发明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块和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作为本发明注液机用防重复污染的抽残液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和所述导轨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均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安装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并且所述安装块设置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安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骏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骏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