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丹参新品种的高值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2657.2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王涛;吴一超;姜媛媛;许志刚;周永红;杨瑞武;魏良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益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D91/02;A01D91/04;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新品种 高值化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川丹参新品种的高值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因其色红似参而得名“丹参”,又称赤参、木羊乳、紫丹参、红根等。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其性微寒、味苦、无毒,归心、肝二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能降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等的能力。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是川丹参道地产区之一,川丹参以其根结实、色朱味浓、产量大、品质优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本川丹参新品种从现有混杂群体中经多年系统选育,2011年性状稳定一致、药材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合中江县及周边地区栽培的优良川丹参新品种“川丹参1号”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川审药2011002。
近年来丹参的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加快,丹参用量逐年增加,在国内外药材市场都非常畅销。但因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的现象时而发生。所以一种稳定、高产的丹参种植技术,对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新品种的种植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种植地选择、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丹参茶原材料采收、药材采收与处理,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1、种植地选择
“川丹参1号”适宜种植地应保证平均日照时数为>13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85千卡/cm2·年,年平均气温>14℃,有效积温>5000℃,无霜期>23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湿润气候,相对湿度80%左右,种植地土壤应由白垩系下统钙质紫色砂岩石、粉砂岩、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及水稻土,质地主要为砂质中壤,其粘、砂比例适中,既能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水、气协调,且耕性良好,有利于丹参药材的根部生长发育,这些土壤土层深厚,耕作层深度达4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14g/kg,全氮>1g/kg,速效氮>7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70mg/kg有效铁>35mg/kg,有效锰>380mg/kg,有效铜>0.75mg/kg,pH值6.0–8.5;
2.选种育苗
选择根条较直、色泽紫红、大小均匀、无畸形、无破裂、无病虫、直径5-10mm的一年生根条,每亩种根用量50kg左右;在采收期收挖时选取符合要求的根条,理顺成束,进行土藏或砂藏;也可在良种地块,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待育苗时,即挖即栽;
育苗时间为12月至翌年2月中旬,种根处理先用150-200μg/g多抗霉素浸种根30min,然后再用0.5-1ppm赤霉素浸种根15min,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距栽种地较近的土地,整地、耙细、平整苗床,畦床宽120cm,畦长根据种根用量和地形确定,沿苗床走向的垂直方向横向掏沟,沟宽15cm,沟深5cm,将消毒处理后的种根按2.5cm左右折断成根节,顺向(植物学顶端向上)斜插于沟内,窝距5cm左右,每沟播2行,现断现插,苗床插根覆土、稻草覆盖后,再用长约1.8m竹条或细枝条,两端插于苗床埂上,中间成弧形,距床面30cm左右,用地膜覆盖其上,地膜边缘用泥土压实封严,出苗前应保温、保湿。出苗达30%时,揭去稻草等覆盖物;出苗达70%时,应逐步揭膜炼苗,注意抗旱保墒;
3.田间管理
3.1.整地施肥
深翻炕土,耕地深度>30cm,撒施土壤改良剂和基肥,深翻入土,混合均匀,整细耙平,开好四周排水沟,种植垄以垄间距80cm、垄面宽50cm、垄高30cm、垄间沟宽30cm为宜,要求垄直、面平,灌足粪水后覆膜,将膜拉伸铺平紧贴垄面,膜边缘用细土压实封严;
3.2.定植
育苗移栽时间为3-5月,每亩定植5500-6000窝,将丹参种苗定植于垄窝中,种苗要栽正,苗周围要用细土封严膜孔,芽苗覆土要盖过芽,其它苗覆土到最下一叶,再用清粪水及时浇定根水;
3.3.叶面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益利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益利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2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