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1567.1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红;周晓东;庄建煌;曾国忠;肖颂勇;林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域 北斗卫星 管理系统 协议转换装置 智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管理系统服务器 北斗通讯模块 数据交换设备 保密性 手持终端 天气条件 协议转换 客户端 全覆盖 无盲区 运营商 北斗 研发 主机 境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装置,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手持终端、北斗通讯模块、北斗协议转换主机、数据交换设备、光域管理系统客户端、光域管理系统服务器。本发明的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全国境内全覆盖,无盲区;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不依赖运营商,可靠性高;北斗卫星为我国自主研发,保密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与民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数据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的通讯信道多采用有线网络传输,无线网络传输,卫星数据传输。前两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由于一些地域的显示,无法实现网络或者信号的全覆盖,所以卫星数据传输以他本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所管辖的区域,卫星通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实现了全领域,信号无缝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严格的数据编码机制,如果真的能够适用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需要针对北斗卫星所提供的数据流格式进行转化,实现系统无缝接入。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装置,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手持终端、北斗通讯模块、北斗协议转换主机、数据交换设备、光域管理系统客户端、光域管理系统服务器;
所述光域管理系统客户端通过数据转换设备与光域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连接,同时通过数据转换设备与北斗协议转换主机建立连接;所述北斗协议转换主机与北斗通讯模块建立连接;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卫星连接;所述手持终端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卫星连接。
优选的,所述北斗协议转换主机通过8芯屏蔽北斗模块专用缆线与北斗通讯模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数据转换设备采用有线网络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
优选的,所述北斗协议转换主机内置ARM7处理器,同时采用无内核处理程序。
优选的,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为独立固定单机北斗通讯模块。
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方法:前端巡检人员携带手持终端 在远端对通讯光缆进行现场巡查,手持终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巡检数据传输至北斗通讯模块;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巡检数据传输至北斗协议转换主机进行初期数据处理转换成网络数据后通过数据转换设备传输给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平台服务器;所述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平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二次解析后由数据转换设备推送给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客户端进行直观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智能光宇管理系统是针对电力通讯网络进行实时光缆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通信光缆、光路由的实时在线监测,以及线路巡检工作人员的现场情况监测。对于巡检工作人员的现场情况监测采用具有北斗通讯模块的手持终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北斗卫星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同时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协议转化装置进行数据转化,通过有线网络通讯体系实现平台服务器/客户端的有效互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全国境内全覆盖,无盲区;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不依赖运营商,可靠性高;北斗卫星为我国自主研发,保密性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民用北斗卫星数据与智能光域管理系统协议转换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1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