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0412.6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瑞萍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1/16;A61K35/57;A61K35/64;A61K33/06;A61K33/0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26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石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石病是包括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的种类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西医认为无症状的胆石病患者无需治疗,一旦有症状和出现并发症,才考虑手术或药物治疗,而且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创伤性大,患者较为痛苦,对心理影响大。药物溶石如熊去氧胆酸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疗程长,费用大。
现有治疗胆石病的中成药,如乌军治胆片,清热利胆片等,临床应用效果也不明显,对于胆石病,特别是对不必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寻找有效的消炎,溶石,排石的中草药,还值得探索和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胆石病的消炎、溶石、排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本药物对不必急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具有消炎,溶石,排石的作用,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大黄3-12份,芒硝3-15份,虎杖6-20份,内金3-15份,五谷虫3-15份,矾石3-12份,地龙3-15份,推车客3-15份,蝼蛄3-15份。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大黄3份,芒硝5份,虎杖5份,内金3份,五谷虫3份,矾石3份,地龙3份,推车客3份,蝼蛄3份。
本发明中草药的作用原理如下:大黄:性苦寒、破积滞、排淤血、泻实热。
芒硝:性咸苦、大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
虎杖:性苦、酸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散瘀活血。
内金:性甘、平、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增加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
五谷虫:性微苦、甘温、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矾石:性酸寒、燥湿祛痰、杀虫解毒。
地龙:性咸寒、清热镇疼、利尿、舒经活络。
推车客:性微苦咸寒、散瘀化积、排毒消肿。
蝼蛄:性味咸,寒。入胃、膀胱经;功能利水通便。
本发明的优点是:选择大黄、芒硝通腑消炎,保持大便通畅,促进废物的排泄;虎杖、内金、五谷虫促进胆汁排泄,化除积滞;矾石、地龙、推车客、蝼蛄排石溶石,诸药配合共同起到促进胆囊收缩,扩张胆管,增加胆汁分泌和排泄,溶石排石从而起到治疗胆石病的作用。本药物对不必急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具有消炎,溶石,排石的作用,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大黄3份,芒硝5份,虎杖5份,内金3份,五谷虫3份,矾石3份,地龙3份,推车客3份,蝼蛄3份。
实施例2:一种治疗胆石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大黄10份,芒硝10份,虎杖15份,内金10份,五谷虫10份,矾石8份,地龙10份,推车客10份,蝼蛄10份。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2配方的药材重量份配比称取足量药材,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制成散剂,防潮储存备用。
用法与用量:患者口服,每次10克,每天三次,饭前半小时用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临床治疗总结:本发明人自1996年至2006年间,共诊治胆石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1-50岁15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5例;病程1-2年6例,2-3年10例,3-4年10例,5年及5年以上4例;其中无症状胆囊结石1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5例,肝外胆管结石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平均疗程50天,其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典型病例:1、患者,女,45岁,教师,身体较为肥胖,身高156cm,体重65kg,因体检时B超提示:胆囊呈“满月”型回声约8mm,回声伴随体位变动伴随声影出现。诊断:“胆囊结石”。属无症状胆囊结石,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配方散剂治疗:每次服10克,每天三次,饭前半小时用开水送服,连服一个月后,B超复查属正常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瑞萍,未经邓瑞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0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定位控制系统
- 下一篇:显示屏与按钮的联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