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顺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及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42296.3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尤晓明;王显涛;张新平;曹佃波;冯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8;C02F3/34;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顺丁橡胶 生产 所用 净水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顺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及 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顺丁橡胶,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简称BR,由于丁二烯聚合制得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 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硫化后的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 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能好,易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并用。高顺式顺丁橡胶分 子间力小,分子量高,因而分子链柔性大,玻璃化温度低,在常温无负荷时呈无定形态,承受 外力时有很高的形变能力,是弹性和耐寒性最好的合成橡胶,且由于分子链比较规整,拉伸 时可以获得结晶补强,加入炭黑又可获得显著的炭黑补强效果,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通 用橡胶。
顺丁橡胶的反应原理是,采用镍、铝、硼三元催化体系,多釜连续配位阴离子溶液 聚合的工艺,丁二烯与溶剂油预先形成一定浓度的丁油,再和铝、镍陈化液混合进聚合釜, 硼剂经精溶剂油稀释后单独进釜,采用镍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活性高,产品中顺式1,4-丁 二烯结构含量高;2能提高聚合系统中单体的浓度,对产品性能无不良影响,这样可以节约 溶剂油的用量和减少回收溶剂油的费用,并提高了聚合釜的利用率;3能使聚合反应在比较 高的温度下进行,生产出的聚合物的顺式1,4-结构含量几乎不受反应温度的影响,可以提 高聚合反应速率,使聚合过程比较容易控制。
在上述的反应过程中,采用催化剂体系一般含有有机镍、烷基铝、含氟的无机化合 物;溶剂油一般采用的是抽余油,抽余油价低,毒性低,原料易得,馏程宽,物系粘度低,易于 运输,这是溶液聚合的优点;但从胶泫中脱除溶剂回收精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是溶液 聚合的一大缺点,现在国外许多公司采用的聚合溶剂是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如果甲苯为 溶液,用庚烷30%、甲苯70%为溶剂。德国公司采用以甲苯为溶剂,添加辛酸锌、环辛二烯、2- 乙基已酸等,可将转化率提高到95-99.5%。
上述的反应原料会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苯或其它有机污染物的废水,需 要针对上述的废水进行处理,而单一的物理沉淀其效果并不理想,化学处理方法容易带来 新的污染,产生其它的化学物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固态净水剂、复合微生物菌剂与 酶制剂组成的净水剂,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净水剂处理顺丁橡胶生产废水的方法,该方法 无需加入大量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而且其净水效果好。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顺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由固态吸附物料、微生物净水剂和酶制剂组成,其重量份 数分别如下:
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10-30、硫酸铝10-20、聚丙烯酰胺5-20;
微生物净水剂为:巴氏葡萄球菌菌粉0.5-2.0、白腐菌菌粉0.5-1.5、赤红球菌菌粉0.2- 1.0、噬氨副球菌菌粉0.5-1.5;
酶制剂为:硫酯酶0.05-0.1、果胶酶0.04-0.15、烯酮还原酶0.03-0.2、植酸酶0.02- 0.1。
优选的,上述的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24、硫酸铝15、聚丙烯酰胺15;
微生物净水剂为:巴氏葡萄球菌菌粉1.5、白腐菌菌粉0.9、赤红球菌菌粉0.6、噬氨副球 菌菌粉1.2;
酶制剂为:硫酯酶0.08、果胶酶0.09、烯酮还原酶0.06、植酸酶0.06。
上述的净水剂处理顺丁橡胶生产中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在废水中先加入固态吸附物料,以10-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搅拌0.2-1小时,静 置2-5小时,废水分层为上层清水和下层沉淀;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10-30、硫酸铝10- 20、聚丙烯酰胺5-20;
放出上述的废水中的上层清水,除去底部的沉淀污染物,在上层清水中加入微生物净 水剂,以10-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搅拌0.2-1小时,静置2-6小时;微生物净水剂为:巴 氏葡萄球菌菌粉0.5-2.0、白腐菌菌粉0.5-1.5、赤红球菌菌粉0.2-1.0、噬氨副球菌菌粉 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