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秧土分级滚筒筛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0214.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方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24 | 分类号: | B07B1/24;B02C19/16;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秧 分级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筛分装置,尤其是一种育秧土分级滚筒筛。
背景技术
机插秧要及早准备育秧土,每亩大田一般需准备好培肥的100公斤育秧细土作为底土、和 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籽土备用。要求育秧细土粒径不大于2-5毫米,盖籽土粒径小于3毫米。 现有的制备底土和盖土的方法是,人工将土块敲碎后过筛。然而人工敲碎土块不仅费时费力, 且敲碎后的细土粒径很不均匀,影响育秧效果,若土块湿度稍大的话,人工敲碎的细土在筛 分时还会出现粘附、堵筛等现象;另外,该方法还存在一次筛分时无法同时制备出底土和盖 土的缺陷。虽然可以通过破碎机破碎土块的方法制备细土,破碎后的细土仍需多次筛分后的 得到底土和盖土,显然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低。因此缺少一种可同时实现破碎和制备底土 和盖土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育秧土分级滚筒筛,以克服现有制备机 插秧育秧底土和盖土方式的缺陷,实现一次性完成机插秧育秧底土和盖土的制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育秧土分级滚筒筛,由滚筒架、挡料罩、旋转滚筒装置和破碎辊轴装置组成;所述 的滚筒架包括底架、减振装置、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的减振装置位于底架的前后两端 上方,所述的前支撑座置于底架的前端,所述的后支撑座置于底架后端,所述的前支撑座和 后支撑座与底架通过减振装置相连接,在本发明运行时,减振装置能实现轻微的振动,利于 破碎和透筛,同时减少对底座的冲击。所述的挡料罩由滚筒挡料罩、进料斗、盖土出料口和 底土出料口组成,所述的滚筒挡料罩位于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之间,且与前支撑座及后支撑 座均固连,所述的进料斗置于滚筒档料罩前端上方,所述的盖土出料口置于滚筒档料罩中部 下方,所述的底土出料口位于滚筒档料罩后端下方;所述的旋转滚筒装置由滚筒减速机、小 齿轮、大齿轮和双层滚筒筛组成,所述的滚筒减速机置于前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的小齿轮与 滚筒减速机输出轴同轴且通过键连接,所述的大齿轮位于双层滚筒筛前端,与双层滚筒筛同 轴且固连,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双层滚筒筛位于滚筒档料罩内,双层滚筒筛内筛 网的孔径为5-6mm,双层滚筒筛的外筛网的孔径为2-3mm。
所述的破碎辊轴装置由破碎减速机、小带轮、大带轮、中心转轴、前辊轴支撑架、后辊 轴支撑架、振动辊轴和弹性搅拌杆组成,所述的破碎减速机置于前支撑座的上方,小带轮与 破碎减速机同轴且通过键连接,所述的大带轮置于中心转轴的前端且与中心转轴通过键连接, 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带连接,所述的中心转轴置于双层滚筒筛内与双层滚筒筛通过轴承相连 接,中心转轴的前后两端与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均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的前辊轴支撑架 与后辊轴支撑架对称布置于中心转轴的两端,所述的前辊轴支撑架与后辊轴支撑架均不少于 三个,所述的振动辊轴两端分别与前辊轴支撑架、后辊轴支撑架均通过轴承连接,振动辊轴 的外圆顶端与双层滚筒筛内筛网的距离在3-5mm,通过振动辊轴与滚筒筛的相对转动,可以实 现土块的破碎,所述的振动辊轴上设有柳叶形凸起,可以增强振动辊轴的破碎效果,所述的 弹性搅拌杆置于中心转轴上,弹性搅拌杆的顶端与双层滚筒筛内筛网接触,可以有效的防止 堵筛,而且通过对土块的搅拌,可提高破碎效果。
使用时,先在进料斗内装上土块,使土块进入双层滚筒筛内;然后,打开滚筒减速机和 破碎减速机,使双层滚筒筛和中心转轴转动,中心转轴通过前辊轴支撑架与后辊轴支撑架驱 动振动辊轴绕中心转轴转动,且振动辊轴与双层滚筒筛有相对转动,可将双层滚筒筛内的土 块破碎,通过弹性搅拌杆的搅拌,加速破碎后的细土透筛,破碎后的细土粒径较大不能透过 外层筛孔的通过底土出料口排出,能透过外层筛孔的通过盖土出料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振动辊轴与双层滚筒筛有相对转 动,可实现土块的破碎;破碎后的细土通过双层滚筒筛可直接获得机插秧育秧所需的底土和 盖土,节约人力物力。本发明还具有运行平稳、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滚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破碎辊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