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踩踏力能量吸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0209.2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寒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踩踏 能量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把卡车的重力势能转变为电 能的踩踏力能量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客车是乘坐9人以上,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 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客车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铰接的, 也有牵引挂车型的。有两门、单门式,或备有行李舱。多数客车采用柴油机驱动,目前 也有纯电动车,全金属车身。按照乘车人数计算所耗用的能源和所占的道路面积,公共 交通车辆要比个人车辆经济,这是许多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客车的主要原因之一。从 世界范围而言,轿车制造和普及比较广泛,因此作为公共交通主体的客车制造业,无论 是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技术,都表现出相当成熟,欧洲的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 界首位。中国客车业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客车上的用电 设备比较多,传统的客车发电是通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这样不仅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 能量,而且在储电器电能不足的情况下很多用电设备无法使用。随着客车技术的不断发 展,其发电系统也需要不断使用新的科学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客车在颠簸路上行进时,客车会产生大量的重力势能,但是利用客 车减震装置把这些重力势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还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踩踏力能量吸收装置,可以把客车的重力势能转换 成电能,从而为客车的电器设备提供能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客车车体、车座、前减震器、后 减震器、前轴、后轴、发动机、排气管、车轮、前挡风玻璃、车窗、第一拉伸发电机、 第一推拉杆、线束、控制器、电瓶、第二推拉杆、第二拉伸发电机、托架、第三拉伸发 电机、拉环、托架、压电转换装置,车座布置在客车车体内,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分别 布置在客车车体底部的前后端,前轴、后轴分别与前减震器、后减震器相连接,车轮分 别布置在前轴、后轴上,发动机布置在客车车体的后端,排气管与发动机相连接,前挡 风玻璃布置在客车车体车前端,车窗分别布置在客车车体的两侧端,托架的两端分别与 前轴、后轴固结在一起,第一拉伸发电机、控制器、电瓶均布置在托架上,第一推拉杆 的下端与第一拉伸发电机相连接,第一推拉杆的上端与客车车体的底端相连接,第二拉 伸发电机布置在车座的底部,第二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车座底部、第二拉伸发电机相连 接,第三拉伸发电机布置在客车车体的顶部,拉环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拉伸发电机相连接, 压电转换装置布置在客车车体的走廊上,第一拉伸发电机、控制器、电瓶、第二拉伸发 电机、第三拉伸发电机、压电转换装置之间通过线束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内部带有高压弹簧,拉伸发电机在推拉 杆拉动下可以发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效果明显,可以 把客车的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从而为客车的电器设备提供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客车车体,2、车座,3、前减震器,4、后减震器,5、 前轴,6、后轴,7、发动机,8、排气管,9、车轮,10、前挡风玻璃,11、车窗,12、 第一拉伸发电机,13、第一推拉杆,14、线束,15、控制器,16、电瓶,17、第二推拉 杆,18、第二拉伸发电机,19、第三拉伸发电机,20、拉环,21、压电转换装置,22、 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寒,未经王小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便捷的手摇发电机
- 下一篇:汽车、摩托车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