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1146.4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年;高斯;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律言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罗延红;杨艳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疲劳 测试 装置 | ||
1.一种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台,被测试的传送带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台上,并能够带动所述测试台绕转轴转动;
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3)和驱动所述液压马达(3)转动的马达驱动部,所述液压马达(3)与所述传送带连接,并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所述马达驱动部与所述液压马达(3)连接;
负载系统,所述负载系统包括连接在所述测试台上且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负载活塞缸(9)和第二负载活塞缸(91),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和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上连接有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的无杆腔的出油压力的辅助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的无杆腔与油箱(12)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油支路,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的无杆腔与油箱(12)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油支路,所述辅助控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油支路上的第一溢流阀(7)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油支路上的第二溢流阀(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阀(7)和所述第二溢流阀(71)均为先导溢流阀,所述辅助控制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81),所述第一控制阀(8)与所述第一溢流阀(7)的控制口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所述第二控制阀(81)与所述第二溢流阀(71)的控制口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溢流阀(71)的溢流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的无杆腔与油箱(12)之间连接有第一补油支路,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的无杆腔与油箱(12)之间连接有第二补油支路,所述辅助控制部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补油支路通断的第一补油控制阀(6)和控制所述第二补油支路通断的第二补油控制阀(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15),其测试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的无杆腔的出油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151),其测试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的无杆腔的出油压力;
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5)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1)连接并根据检测压力控制所述辅助控制部调节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9)和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91)的无杆腔的出油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液压泵(1),与所述液压马达(3)连接并向所述液压马达(3)供油;
换向阀(2),其设置在所述液压泵(1)与所述液压马达(3)之间,所述换向阀(2)包括截止工位、正转工位和反转工位,
处于所述截止工位时,所述液压泵(1)与所述液压马达(3)之间油路截止,液压马达(3)不工作;
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所述液压泵(1)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一油口(31)连通,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二油口(32)与油箱(12)连通,所述液压马达(3)正转;
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所述液压泵(1)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二油口(32)连通,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一油口(31)与所述油箱(12)连通,所述液压马达(3)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为电磁换向阀(2),其具有P口、T口、A口和B口,所述换向阀(2)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1)的出油口连接,T口与所述油箱(12)连接,A口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一油口(31)连接,B口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第二油口(32)连接,
处于所述截止工位时,P口、T口、A口和B口均截止;
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P口与A口连通,T口与B口连通;
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P口与B口连通,T口与A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11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