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环机械研磨端面比压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0742.0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张树强;陶正;赵伟刚;常涛;申叶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B24B5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亚婷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机械 研磨 端面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环机械研磨技术领域,适用于机械密封环机械研磨和抛光时端面比压的调节。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是旋转轴密封形式的重要组成之一,机械密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密封环端面加工,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表面粗糙度要求Ra≤0.1μm,平面度要求在0.6μm以内,普通的机械加工方法只能达到Ra0.4μm,因此需要通过机械研磨的方法来实现密封环端面的加工,以保障密封性能。
密封环采用机械研磨时,端面研磨比压对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影响较大。研磨端面比压如果太小,研磨生产效率太低或者产品粗糙度和平面度不能满足要求。反之,研磨端面比压如果太大,密封端面粗糙度也不容易满足要求。因此,应根据密封环材质和研磨剂种类等选择合适的密封端面研磨比压。
目前,密封环机械研磨时采用研磨配重提供研磨比压,即在密封环上端放置相应的配重块,此种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但是具有一定缺点:密封端面研磨比压不能连续调节,且需要针对不同规格的密封环加工不同的研磨配重,生产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环研磨端面比压可以连续调节的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密封环机械研磨端面比压调节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机架1、轴承座2、转轴6、连接件7、弹性元件8、腔体9、转接头10;
所述转轴6的一端为施力端61,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为连接端62,
所述腔体9的顶部开口,所述腔体9的底部为平面,所述腔体9的侧壁设置有槽91,
所述弹性元件8位于腔体9底部,
所述转轴的连接端62压在弹性元件8上,所述连接端62的侧面设置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与腔体9侧壁上槽91间隙配合;
所述转轴的施力端61通过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2内,所述轴承座2与机架1螺纹连接,
所述转接头10包括大端101和小端102,所述大端101的端面与腔体9的底部相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小端102的外侧用于套装密封环。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密封环研磨时,密封环与转接头小端102配合安装,密封环依次带动转接头10、腔体9、弹性元件8一起转动,腔体9通过连接件7带动转轴6旋转,机架1和轴承座2保持不动。
调节比压时,转动轴承座2使其上下移动,轴承座的运动带动轴承4上下移动,轴承4进而带动转轴6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弹性元件8的压缩量,获取不同的压紧力,实现研磨端面比压的连续调节。
基于该基本结构,本发明还可以做出以下优化限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槽91的一侧长度方向设置有弹力刻度值。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连接件7优选为销钉。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连接件7与槽91配合的一端加工有指针,用于指示弹力刻度值。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轴承4的内圈通过设置在转轴6顶部的螺母3压紧,所述轴承4的外圈通过与轴承座2固定连接的压盖5压紧。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弹性元件8可以为弹簧或者波纹管。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转接头10小端102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护套11,可以防止转接头10对密封环产生摩擦损伤。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保护套11的材料为F4,此种材料便于加工,且能够很好地避免密封环产生损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端面研磨比压调节装置,具有连续可调、调节方便的优点。
2、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本发明能够清楚的显示比压值。
4、本发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9上的槽91和弹力刻度值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连接件7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元件8示意图,为波纹管。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元件8示意图,为圆柱弹簧。
图中:1-机架;2-轴承座;3-螺母;4-轴承;5-压盖;6-转轴;61-施力端;62-连接端;7-连接件;8-弹性元件;9-腔体;91-槽;10-转接头;101-大端;102-小端;11-保护套;12-第一螺钉;13-第二螺钉;14密封环;15-磨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0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鸡脾转移因子脂质体溶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龙井茶的固体速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