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材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0512.4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勋康;汪冉;顾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心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36/04;A61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和下盖;所述的罐体上由内向外设有内胆层、加热夹层和保温层,加热夹层中设有螺旋导流板,加热夹层顶部设有蒸汽入口,加热夹层底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的下盖顶部包覆有第一过滤网。本发明设置有双层过滤,细小颗粒物及粘稠状物质从排杂质口排出,有效减少了药液中的细小颗粒物,不会堵塞出药口;煎煮后的药材采用可自动开启的下盖实现排渣,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背景技术
中药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中药汤剂为液体复合分散体系,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目前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中药汤剂之所以数千年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同时制法简便,以水为溶剂,价廉易得,起效又较为迅速。
目前在需要大批量制备中药汤剂的场合,比如医院药房,通常需要使用中药煎药机。煎药机是一种煎药设备,能够快速煎药。中药汤剂使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汤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汤剂影响疗效到物质基础主要是汤剂中煎出的有效成分,因此要发挥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必须要尽最大限度的煎出有效成分。
而提取罐是中药煎药机的最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单纯的煎煮过程,中草药浸泡在水中,采用蒸汽加热,经过一定时间,将有效成份提取出来。
目前的中药提取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中药材尺寸差别较大,出料时药液会夹带大量细小颗粒物,影响药效;同时粘稠状的物质很难从药液中分离出来,还会造成出药口堵塞,限制了提取罐的应用;
2、煎煮后的药材通常需要手工排渣,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可对多种尺寸中药村混合煎煮,出药口不易堵塞,同时可以自动排渣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和下盖;
所述的罐体上由内向外设有内胆层、加热夹层和保温层,加热夹层中设有螺旋导流板,加热夹层顶部设有蒸汽入口,加热夹层底部设有蒸汽出口;
所述的下盖顶部包覆有第一过滤网,下盖上分别开设有出药口和排杂质口,出药口高于排杂质口,出药口处包覆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孔径;第一过滤网主要用于过滤尺寸较大的药渣,尺寸较小的沉淀物和粘稠状的药物(如茯苓)能顺利通过第一过滤网;为防止药物中残留颗粒和粘稠状的杂质,采用药液和杂质分离方式,即出药口高于排杂质口,药液由出药口排出,沉淀到罐体底部的细小颗粒由排杂质口排出;为防止小部分杂质进入药液,在出药口处安装有更细密的第二过滤网,确保药液中的杂质降到最小量。
所述的下盖一侧与罐体底部铰接,铰接处设有旋转机构,所述的下盖另一侧设有锁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气缸和与下盖配合的操作手,旋转气缸与罐体固定,操作手上端与下盖共用同一铰接轴,操作手下端与旋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气缸和与下盖配合的锁紧块,锁紧气缸与罐体固定,锁紧块上端与罐体底部铰接,锁紧块下端与锁紧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凸起,下盖上表面由边缘向中央逐渐下凹。这样,第一过滤网下方可以有较大的空间使得细小颗粒物沉降到中央的排杂质口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心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心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0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