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集装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7337.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锋;严兴腊;王志虎;王海军;王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钦鹏 |
地址: | 2154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重型起重机性能的测试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日益繁荣,港口集装箱的运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常见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STS)、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在这些中重型起重机的生产过程中,待整机安装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使用性能进行测试,例如对不同尺寸的集装箱进行配重测试等。由于体型庞大,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向集装箱中加注水对这些起重机进行配重测试。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尺寸的集装箱需要在不同类型的集装箱中反复加入不等量的水,不仅消耗人力,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无法精确地掌握配重的总重量,影响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框架式集装箱和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组成的测试集装箱,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以及规范化的起重机配重测试。
本发明的一种测试集装箱,包括框架式集装箱,框架式集装箱包含底架、分别在底架的四个顶角垂直于底架延伸的四个角柱、分别在底架两侧的中心位置垂直于底架延伸的两个立柱、设置于底架两侧并沿底架纵向延伸的两个底侧梁、设置在底架两端并沿底架横向延伸的两个底端梁、固定于角柱和立柱上端并平行于底侧梁延伸的上侧梁、固定于角柱上端并平行于底端梁延伸的上端梁、以及位于框架式集装箱各个顶角处的角件,
底架进一步包含:
平行于底侧梁并连接两端的底端梁的至少一个底纵梁;
平行于底端梁并连接两侧的底侧梁的至少一个底横梁;以及
水平铺设在底侧梁、底端梁、底纵梁以及底侧梁上方的底面;
框架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框架式集装箱;以及
测试集装箱还包含多个具有不同重量的配重块。
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含连杆、销轴、卡板以及螺栓,其中
测试集装箱的一端的底侧梁的端部开有轴向向内延伸的槽,用于接收连杆;
连杆两端以及底侧梁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径向的穿孔,用于接收销轴;
销轴远离连杆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定位槽,用于接收卡板;
卡板未被收入定位槽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供螺栓穿过的孔,并且底侧梁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紧固螺栓的螺纹孔,以连接两个相邻的框架式集装箱。
进一步地,测试集装箱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对半V字形的加强臂,加强臂上具有吊耳。
进一步地,角柱与底端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底面为花纹钢板。
进一步地,底面下面均匀布置有用于增重的混凝土块。
进一步地,角柱和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供钢丝穿过的铁环。
进一步地,配重块为混凝土材料。
进一步地,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设置成长和宽分别相同但高不相同的长方体形状,并且根据高度的不同而具有至少一个以下重量:1吨、2吨、3吨以及5吨。
进一步地,配重块上设置有两个深槽,用于在使用叉车搬运时接收叉车的前叉。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以配重块代替水,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提高了重量测量的精度;
2.配重块和框架式集装箱均可反复组合使用,节约测试成本;
3.采用连接机构实现框架式集装箱之间的连接/拆分,操作简单方便;
4.使用机械运输配重块,测试过程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测试集装箱的示意图;
图2为不含底板的测试集装箱的俯视图;
图3为包含底板的测试集装箱的俯视图;
图4为测试集装箱的侧视图;
图5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框架式集装箱,110底架,101底侧梁,102底端梁,103底纵梁,104底横梁,105底板,106混凝土块,120角柱,121立柱,122加强臂,123吊耳,124加强筋板,125铁环,130上侧梁,131上端梁,140连接机构,141连杆,142销轴,143卡板,144螺栓,145槽,146凸台,150角件,20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7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